410-420
李大柱白天干活累了,妻子又怀孕在身,于是闭眼道,“那是当然,要不人家怎么是大小姐呢。”
李家村的人现在对范温雅迷信得很。
总得来讲,乡村生活基本是一成不变,日升月落,一年四季,悲欢离合。
范温雅快十七了。
李七娘都熄了她回范家的心,不过是看在范家依旧有米粮来的份上不说什么。
此刻范家正在给范温雅的妹妹祝贺芳龄,这位范家小姐及笄了。
她比范温雅小一年半,是范太太的心肝宝贝。
范太太生了六个孩子,活了四个,但她早把范温雅忘了,只看到身边的三个孩子,和范温雅同岁的大儿子,还有这个及笄的二女儿,以及今年八岁的小儿子。
其他孩子都是妾生的,范太太从不放在心上。
大户人家,庶出是越不过嫡出去的,范太太也是书香门第出身,不会放低身段去和妾斗。
丈夫有个女人进门,她就会贤惠地再给他一个。
大户人家后院的妾,大多数是装饰品和消耗品。
范家老家在江阴,江阴范家,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良田千顷,族人众多,但是在京城,范家就不怎么拔尖了,毕竟京城比范家来头大的世家多得是。
范太太的丈夫也不是范家主支,已经出了三服,但家族是根本,范家依旧要依靠家族。
今天,范家张灯结彩,所有人都笑盈盈的,范家大小姐及笄了。
只有几个老人知道其实被养在乡下的那个才是大小姐,但没人会提。
范太太一脸慈爱,看着女儿打扮的人比花娇,不时问身边的人,及笄礼准备的怎么样了,正宾,有司,赞者都来了么,笄礼的簪子等物不能出差错了等等。
陪房笑着说全妥了,太太只管放心,还凑近范太太耳边,“大哥儿和小少爷也给小姐备了礼呢!”
范太太笑道,“他们可有什么,花的还不是家里的钱。”
陪房道,“有这份心就是最宝贵的。”
把范太太哄的合不拢嘴。
范家一片喜气洋洋。
范老爷在光禄寺担任丞,是个从六品的小官,官位不显,但十分悠闲,因为当了官,老家也会每年给他送银子送粮食,要不然靠着那一点俸禄他怎么也住不起这么大的房子,养着家里这么多人。
如今的官,职位大小且不论,只要是官,就能高人一等。
在老家江阴,人家都知道范家有人在京城当官,只这一点,就可以让范家在江阴有了依仗。
而且范家也不止范老爷这一个当官的。
范家就是这个时代最典型的大地主阶级代表,当然,他们不会这么理解,他们认为自己家是书香门第耕读传家,名声清正。
范温婉在家人祝福中完成了自己的及笄礼,然后和小姐妹们去自己院子玩耍,这些小姑娘人比花娇,只是只能安静坐着,因为她们都裹了脚,行动不便。
范太太和客人在一处,说是客人,其实都是自家亲戚,女人们谈的基本都是儿女婚事,也有人询问范温婉可否定了人家。
范太太笑道,“倒是想多留阿婉几年,又怕耽搁了,如今也在寻摸呢,不求家世好,只求人品好上进就行。”
这就是说各位手里有好人家都可以拿出来看看了。
也有人道,“大哥儿呢,今年十七了吧,可是定下了?”
范太太忙道,“还没到十七,他心思都在读书上,老爷说了不急,我一个妇道人家,也只能听了。”
看样子范家对这个儿子的期待比较高。
这里的妇人们也都是裹了脚的,因此都只坐着说话,还说起哪个寺庙菩萨灵验,香火旺盛。
……
大泰朝察校司衙门内(类似于锦衣卫的组织),里面的头目大多是太监,直接向皇帝负责。
此刻,察校司镇抚使黄公公正在和孟百户说话,“你娘子死了也有段时间了吧?”
孟百户毕恭毕敬,“快两年了。”
察校司里的人也不都是太监,很多番子都是军户出身,听命于太监。
孟振山就是军户出身,他老爹是百户,原本这百户的位子会交给他,但是后来这位子被他大伯夺了去。
孟振山辗转加入了察校司,因为人机灵,工夫好,办的几个案子漂亮,入了上司的眼,现在也成了百户。
他的目标当然不止百户,所以他办差依旧非常勤勉。
黄公公继续尖着嗓音道,“也得考虑再娶一个了,这屋里没女人到底不像样。”
孟振山闻弦歌知雅意,马上笑道,“正想求公公给说一个呢,我整日当差,也不知道哪家合适。”
黄公公就笑道,“咱家也是每日给圣上当差,如何知道小姐们的事来。”
但他很快转了话风,“不过,想来那些世家官员家的姑娘,定然知书达理,个个都是好的。”
孟振山有些疑惑了,不知道黄公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