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
阿娘,心中泛起浅浅的酸楚,同时在心中对从未见过的元后道歉。
因她要对赵王出手,她向他的母亲祈求原谅。
忽地撞见一人,原是丹阳公主,群青不动声色地收回手,提起灯笼:“丹阳殿下怎么这么晚也不休息?”
“我睡不着。”丹阳挤了过来,带过馨香气息,自上次赠灯之后,她与群青亲近了许多,“近日圣人又提给我议亲之事,烦闷得很。”
“是哪家子弟?”
“刑部侍郎之子楚怀尧,还有刘诞,这次元后诞辰,便要安排我与这些人相看。只可惜我一个都不喜欢。但皇伯伯的意思坚决,只有我成了婚,他才肯放我与驸马回封地。”
群青细细听来,这两人皆是孟相的人,是谁想争取丹阳公主,谁想掌控丹阳手中兵权不言而喻。
可是丹阳公主与宸明帝感情深厚,她外表开朗而内心敏感。上一世,她最终还是依从圣人的意思嫁了人,只是在这宫中更不快乐,只好成日饮酒做乐以作发泄。
“怎么感觉画像中的元后,似有哀愁之意。”群青道。
“元后本名杨贞娘,你应该知道,她出身旧楚皇族。因昌平公主忌惮李家,她只好慢慢地与皇家断绝来往,每日殚精竭虑的,又赴怀远那苦寒之地,一天好日子没过上,又在飞狐径香消玉殒。”丹阳公主摇扇道。
“公主若想试探那两人是否值得托付,臣倒有个法子。”群青想了想,转向她,附耳言语,随后道,“丹阳殿下在我心中是个极好的娘子,臣希望殿下能真的幸福。”——
翌日戌时三刻,鼓声敲响,夜幕已黑透,殿中却被高高低低的灯照得美轮美奂。
二十名僧人空灵地敲击着木鱼声,口中念咒,宸明帝与马皇后坐于主位,神色肃穆庄严。李玹和李焕白衣如雪,向元后的牌位献上三炷香。
不知想到什么,宸明帝不免露出哀戚神色。
内侍口中唱喏,宣读各宫妃嫔献上的寿礼,这寿礼便由女官接过,摆在案上。
“吕贵嫔献上圣母观音相一尊。”
身旁的女官自盒中取出那尊沉甸甸的观音,摆弄了一下,递给群青,群青双手捧着走向供案,便在她将观音像摆在案上的瞬间,那尊观音像忽然拦腰断成了两截,观音的上半部分滚落下来。
在它摔在地上之前,群青拿手接住了它。然而身边已然一片寂静,她余光看到宸明帝冷寂的目光看了过来。
第94章
席间私语声骤然增大。
这种意外, 在大宴中也有发生。触了霉头的宫女或女官,常以挨罚降职为结局。
但这尊玉像又格外不同:宸明帝刚登基时,常因思念元后夜不能寐, 太史局便以观梦之术测算, 告诉圣人,元后逝世后位列仙班,化为观音。
而今在元后的冥诞上,致圣母观音像断裂,无疑是大不敬, 不禁让妃嫔们以扇掩面, 感慨这女官的官运要终结当场。
群青浑身发冷地垂眼, 手中观音上半部为实心, 下半部却是中空,断口边缘整齐,应是被人提前切断四分之三, 立起时头重脚轻, 才会断裂当场。
宝姝侍立另一侧, 弯起唇角。群青的仇人本就多, 方才失宠禁足的吕贵嫔——吕妃首先便不能放过她, 她都无须亲自动手, 只需借刀。
一片寂静中,那道纤细的青碧色迟疑了片刻, 将伤半截观音放在案上,又将下半部拿起来,转身下拜:“臣恭喜圣人。”
宸明帝气得想笑:“恭喜什么?”
群青将那下半截观音倒转过来, 只听当啷一声,一枚棋子掉落在她掌心:“吕贵嫔娘娘送来的玉像之内, 藏有一枚玉石棋子。”
“这又有何关联?”皇后道。
众人面面相觑,她接着道:“玉像右手托篮,篮中有鱼,方才内侍口误,这非是圣母观音,而是民间供奉的送子观音。民间传言,温州有一富商多年无子,虔诚供奉送子娘娘,一日送子娘娘托梦,递他一枚棋子,让他拿在手中,笑道‘送你一子’,醒来之后夫人果然有孕。”
“臣道恭喜,是因吕贵嫔送的送子娘娘当众显灵,定是得元后庇佑,在座贵主中有人有喜了。”
宸明帝面色稍缓,坐在他身边的郑知意已听得入了神,面色绯红道:“真的这样神奇?是我有喜了!”
太子有嗣,是举国欢庆之事。一时间,妃嫔和近臣都纷纷下拜,恭贺之声此起彼伏。
被包围在这片浪潮中央,李玹面上浮现出极淡的笑,牵住郑知意的手。宸明帝便也不好再计较,淡淡赞赏道:“你懂得倒是不少。”
朱尚仪说:“群典仪博闻强识,凡典籍之事,从无疏漏。”
帝后都颔首。
群青已整理裙摆,退到一旁。她手里紧攥着那枚冰冷的棋子,幸好她袖中杂物中正好装了一枚棋子,否则差点无法脱身。
席间表演已经开始。
“咦?这人阵,往日不都是用烟火的吗?”马皇后淡淡一语,却令朱尚仪提心吊胆,瞧了群青一眼。
群青道:“臣等见民间有舞灯之术,擅请圣人与娘娘观瞻。”
话音未落,嫔妃们的惊叹声响起。只见三十三名宫女将鲤鱼形状的灯举过头顶,脚步轻移,这些光点静静地在夜色中漂浮流淌,真如鱼群在暗河中成群结队地游走,又像魂灵飞舞穿梭过冥府的夜空。
以此来几年元后冥诞,自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