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

  这段时间,他总觉得以前的自己,是井底之蛙。

  听完,谭峥泓跟谭大盛说了自己想开砖瓦厂的事情。

  谭大盛道:“你想开便去开。”

  谭峥泓又笑着开始说好话,顺便跟谭大盛要了几个人。

  他要做的事情也很多,办厂这件事,自然不可能亲力亲为。

  正月初一下午,阿兰回了她工作的钱家。

  正月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

  桑钱氏一大早起来,就带着钱表姑的两个孩子,回娘家去了。

  钱表姑没回去,现在孤儿院就她一个做饭的人,她要挣钱,今年就不回去了。

  陆盈没有娘家能回,也就在家待着,顺便做针线活。

  她已经攒下一些私房钱。

  这些钱,并不如她以前的私房多,但因为这是自己挣到的,这些钱的存在,让她觉得很安心。

  不过现在,她并不是在给兰心衣帽店做活儿,而是在做她自己的书包。

  她已经给桑景丽做了一个。结果桑景云让她给桑景丽做榜样,和桑景丽一起学,她只能给自己也做一个书包。

  陆盈这辈子,做过很多书包。

  她未出嫁时,曾给自己的兄弟做书包,后来嫁了人,更是没少给子女做书包。

  但这是她第一次给自己做书包。

  想到这段时间,桑学文读给她听的《真假千金》,陆盈有种不一样的感觉。

  她这么大年纪,也能去读书,也能学认字?

  她能学会吗?

  而在上海一些地方,很多人都在为要不要送女儿去读书这件事争吵。

  阿兰工作的钱家是做生意的,家里有两个小姐。

  钱家没让两位钱小姐去读书,但平日里并不禁止她们出门。

  年前,这两位钱小姐每日都跟小伙伴一起去茶楼吃早饭,钱家人也没拦着。

  结果今天,她们缠着父母,说想要去读书。

  “你们两个女孩子,读什么书?再过几年,你们就能嫁人了!”钱父不赞同。

  钱家二小姐道:“爹,别人能去读,我为什么不能去读?”

  “那些人都是不安分的!”

  “哪里不安分了,洪家小姐不也读过书?”

  “她读书的时候年纪还小,现在早就不读了!”

  ……

  钱二小姐和父亲越吵越厉害,突然,钱三小姐道:“爹,现在那些有本事的男人,都不愿意娶不识字的妻子,你让我们读书,我们能嫁得更好。”

  钱老板面露迟疑,考虑过后,终于答应让两个女儿去读书。

  等回到房间,钱二小姐就哭起来:“小妹,我们爹跟金老板一样,把我们当个物件,就想拿我们去换好处。”

  钱三小姐才十二岁,表情却很成熟:“姐,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想办法过好自己的日子。我们多学点东西,这样就算以后遇到事情,也不用慌。”

  钱二小姐闻言,点了点头。

  租界,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对自己的女儿道:“媛儿,你若是实在不想上学,以后就不去了,左右那些字,你都已经认识。”

  他几年前,将女儿送去学校读书。

  但他女儿不爱读书,之前一直闹着不想继续上学。

  这时,叫媛儿的小姑娘突然道:“爹,我要继续上学!我一定要考上中学!”

  她原先只觉得读书辛苦,最近看了《真假千金》,却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

  她真的,就要在后宅生儿育女,过一辈子?

  不,她不想,她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她必须读书!

  又有一些男人,决定送自己的女儿去上学,还有人鼓动自己父母,让父母送自己妹妹去上学。

  一些没有回老家,留在上海过年的新式文人,也感慨不已:“看《真假千金》这本书,真的会因为金月季对知识的渴望而动容。”

  “若我妻子,想法如金月季这般就好了!”

  “云景先生成功塑造了一个觉醒女性的形象。”

  “这几日没有《新小说报》看,着实让人不适应。”

  ……

  第77章 战地记者

  正月初三, 隔壁孤儿院的学堂,正式开始上课。

  孤儿院所有五岁以上,没有残疾的孩子, 都必须上课,剩下的孩子则照常生活, 由雇来奶娘照看着。

  孤儿院的房子都是两层的,孩子们睡觉是在楼上, 而上课的教室,则在底楼。

  这里也是平日里, 孩子们吃饭的地方。

  今天桑景云照旧没有动笔, 她一大早,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