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

 就是他家玄甲军的第一刃血不是杀向赵高有点可惜罢了。

  然后

  当李世民顺利用蒙恬令牌进入咸阳城门,却什么也没发生时他有一丝没有反应过来。

  更别提他们的队伍直接抵达咸阳宫门口了。

  “唰——”尉迟敬德把大刀送回刀鞘。

  他还以为能再和上辈子的玄武门之变不同,演一出杀开城门呢。

  白激动了!

  这一份意外截止到李世民看到咸阳宫门口立着的一面旗帜。

  那是一面长相奇特的旗帜。

  大秦尚黑,无论是军旗还是牌匾都喜欢用黑底白字,从后世角度自然觉得瘆得慌,但不得不说形成统一后确实威严。

  但这一面旗帜却不一样,它凸显于整个咸阳的风格之外。

  正红色的边,金黄色的底。更为瞩目的是它正中间大大的篆体字

  ——“唐”。「1」

  庄严,贵气。

  这面旗帜李世民极为眼熟。

  如此耀眼的东西自然不仅李世民一人看到

  尉迟敬德藏不住全部事的,他惊呼:“公子……”

  藏了一半。

  其他人顺着尉迟敬德的视线也看到了那面旗帜,但他们只觉得对方耀眼夺目,就像昨日映射在长公子眼中的光一样亮眼。

  秦小政也一起看过去,没看出什么,或许就是家族旗帜罢了。

  李世民视线却像是注意到了什么,停下前进,骑着骏马靠近旗帜。

  旗帜的下面挂着一个金色的鱼状物品。

  大唐鱼符分左右。

  面前这个明显是左符,一般放在内庭,作为‘底根’而存在。

  李世民拿下这个鱼符,果然发现里头暗藏有“同”字形榫卯,可做与右符相契合之用。

  金色鱼符是三品以上官员才能佩戴的。

  谁在大唐拥有金色鱼符?谁还能把它带到秦朝。

  符令最中间一个楷体字映入李世民眼帘。

  ——“魏”。

  李世民笑了,这字如虬龙附树,金凤栖梧。

  字如其人,是他家镜子的性格——临终前不顾病情上言,批评他言行不一。

  结构清朗,刚劲有力中流淌着凛然正气。「3」

  魏征自是不知道有人在调侃他为镜子,他坐在咸阳宫自己的位置上批阅最近积累下来的事务。

  眉头紧蹙,面容肃穆,一副面对的不是大秦的事务,而是一团乱麻。

  千年前政体下的大秦事务,对魏征这个千年后的门下省侍中而言可不是一团乱麻吗?

  魏征一边做事一边憋气:“若是主上登基,我定要让他把这些乱事都改了!”

  他脑子里都已经把大秦版本的十渐终疏梳理好,甚至起好了名字,就叫《十事要说》!

  这一次可得从一开始就监督陛下从一而终,践行要说,不能临老再来上奏一次《十渐不克终疏》。

  魏征继续批阅要务。当然,如果不是他时常瞄向宫门口的眼神,或许能被夸赞一句丞相真认真了。

  似在期待着什么,他时不时摸向桌上的金色半鱼符。

  “禀丞相!长公子入咸阳了!”

  一声禀告,带来了魏征期盼许久的消息。

  已经想好面对面时应该怎么批评主上迟回咸阳的魏征,突然不动了。

  陛下真来了……

  历史真的走向不一样,大秦长公子回咸阳了。

  突然的,魏征有种近乡情怯之感。

  虽然这丝毫不妨碍他攥紧鱼半符往外走的步伐。

  然后,直面同样走进来的人。

  来人身穿一身修身骑装,但魏征不会去注意这些,他关注的是这个人……

  “陛下。”

  望着面前人熟悉的面庞,魏征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气音。

  长得果然和年轻时的陛下一模一样。

  李世民听到声音心中似有尘埃落定之感:“孤现在可还未登基,丞相这声陛下可得避着人叫。”

  他慢慢走近,拿起手中的半片鱼符,对魏征笑道:“方才在宫门口看到一鱼符,像我家良臣的东西,特带来与丞相一观,不知他可在这里?”

  熟悉的调侃,即使面容严肃如魏征也不由得被逗笑。

  他曾对李世民说:良臣使己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家国并丧,空有其名。「4」

  魏征从来都不是李世民的忠臣,而是良臣,是李世民得之能正己身之人。

  魏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