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
r />
“舅舅已经将人打发出去,”江新月完全没想到她的反应会这么大,走过去拉着她坐下来,“不过先前,舅舅同江家的关系好吗?我怎么觉得江仲望先去徐家很奇怪。”
“有什么奇怪的,他应该以为我想和离,是你舅舅在中间撺掇的。毕竟当初我……我想要成亲,徐家没有人同意,僵持了很久。这么多年,你大舅舅一直瞧不上江家,若不是年节走动得很少,更不用说关系好了。”
徐淑敏着急徐家,怕因为自己连累到娘家,激动地又要往起站:“他是不是去闹事的?都已经和离了,他还想要怎么样!”
“你别急,他就算是去徐家,也讨不到任何的便宜,舅舅可不是那种任人拿捏的人。”
江新月按住她的手臂,假装不经意地问:“那后来徐家怎么又同意了呢?”
徐淑敏听到这句话,表情变得不自然起来,身体不自觉地朝着后面仰过去。
“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看我一直坚持,最后就同意了。”
这句话一听就知道是里面有故事,两姓姻亲可不是简单两个人相爱不相爱的问题,而是两个家族的结合分担风险。当时怀远侯府虽然说不上落魄,可族中子弟没有出色的,有远见的人家不会将怀远侯府作为姻亲的首选。
江新月心凉了大半截,又问:“那你喜欢他吗?”
徐淑敏听到这句话之后,先是一阵沉默,在这沉默当中,江新月剩下的一小截心就凉得彻底。脑海中已经开始上演,徐氏为了徐家的安危,将自己当做姻亲的工具嫁入怀远侯府的戏码。
俗气至极,却确确实实是她娘亲能做得出来的事。
而就在这时候,徐淑敏才慢慢开口。
“我知道说这些话,现在可能听着有些可笑,但是你的父亲曾经对我很好。”
她一贯不喜欢提及到过往的事,但这段时间的日子太过于糟糕。她整日被闷在这间屋子里养病,过往的回忆在脑海中不断闪现折磨着,也想说说从前的事。
“姑孰不过是江南的一个县城,项家的人虽然没有苛待过,可在小县城长大言行举止终究和京城中的姑娘不一样。我那时候才来京城,什么都不懂,可徐家只有我一位姑娘,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参加宴会。
可是每次参加宴会,我都很焦虑,生怕在宴会上做出不当的举动给徐家丢人。可越是这样,我出的错就越多。有一次参加王家姑娘的生辰宴时,不小心撞翻了丫鬟端着的酒坛子,被酒撒了一身。所有人都看着我憋笑,只有你父亲走过来将身上的披风解下送给我,我们就这么认识了。”
“至于成亲,”徐氏的脑海中闪过一道模糊的身影,低着头看着桌上四处滚落的糕点,轻声说:“自然是因为相互有了感情。”
“舅舅没说什么?”
“他当然是不同意。”徐氏打起精神来,开始奇怪,“你怎么一直问你舅舅,他怎么了?"
江新月犹豫住。
她听这意思,徐氏应当是全程都被蒙在鼓里,全然都不知道江徐两家发生了什么。
所以要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她?她自己都接受不了这种转变,又怎么去告诉徐氏?
几乎在瞬间,江新月就做了决定,斩钉截铁道:“这不就是话赶话问起来,能有什么事?”
徐氏很容易就被糊弄住,又开始担心起徐家来。她动手将洒落的樱桃酥一个个捡起来在碟子中放好,忧心忡忡地说:“也不知道徐家怎么样了,你说我要不要回去看看。”
“你先安安心心地养伤吧。”
“这叫我怎么安心?”
江新月又花费了一番功夫将徐氏哄住,见她相信徐家没有问题之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主屋。
青翡见她状态不好,立即从小厨房里端来温好的红枣粥。“您今天怎么了,怎么和夫人说说话,整张脸都白了。”
“我就是在想些事情。”江新月喝了两口红枣粥,就喝不下去,将碗直接放到了旁边。
她这个时候其实挺想裴延年的,如果他在京城的话,会帮她处理好这件事情。她可以不费任何心思,就能得到结果,还能参考裴延年的意见知道自己后面要怎么做。
要不然写封信问问裴延年?毕竟官场上的事,她知道得更多。
这个念头刚从脑海中冒出来时,她突然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当初她求助徐宴礼和裴延年调查青珠,是因为自己手中没有可用的人。但那时的她也在努力想办法,甚至主动去找何海了解真相。为什么到现在,她有了裴延年留给她的人脉之后,第一反应想的是,要是有人帮她解决这一切就好了?
她突然就觉得自己有那么一点好笑,按下了写信的心思之后,将碗放回托盘里,打起精神说:“你去把砚青叫过来,说是我有事要找他。”
砚青来得很快,在知道夫人要他去调查徐家在同江家成为姻亲的前后几年都做了什么时,很是错愕。
“夫人要是想问徐家那几年的事,小的倒是想起来一件。”
江新月奇怪地看过去,“你知道?”
“原本小的不该知道,但此事同镇国公府有些关系,便记住了。”这又不是什么秘密,砚青就直接说出来。
“当年两位元帅和老国公相继战死沙场,其中内因很多,圣上震怒让人下令彻查。当时奉命调查的人中,便有彼时还在督察院的徐大人,徐大人也因查出军中的叛将王天印有功,随后迁升入户部。”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