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
”
“江南篇比你上一本巴蜀篇更开阔,更自在,更浑然一体。”
于氏听了一耳朵,就笑道:“奇了,明明写的是锦绣江南,竟比巴蜀之地还开阔自在?”
“可能是感受不同吧。”
贺文嘉用自己的想法解释:“巴蜀之地是渔娘生长的地方,天生对这个地方带着感情,所以写出来的游记有浓浓的烟火气,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江南则不同,在渔娘心里江南再好也不是故乡,又是全家一起出游,心境自然更开阔自在。”
于氏笑问:“渔娘,文嘉说得可对?”
“大概对吧。”
渔娘笑看贺文嘉一眼,有时候她也惊奇,在一些小地方,他竟然对她如此了解。
林氏看着这对小儿女心头也高兴,没有什么比门当户对又心意相通更好的姻缘了。
梅长湖心头那股子气也散了大半,罢了,这小子已算不错了。
林氏请大家都入座,用饭。
饭桌上气氛十分好,贺文嘉也会来事儿,桌上没酒,他就给几位长辈盛汤,以汤代酒敬诸位长辈一杯。
梅长湖、孙浔等人也不嫌他胡闹,十分给面子喝了汤。
这顿饭过后,梅贺两家商议亲事的消息传了出去,南街上的街坊们在街上碰到梅长湖、贺宁远,都笑着说早该给两个孩子定下了。
话说到贺宁远跟前,贺宁远就笑着说二郎不经事,本想等二郎长大些,至少中个功名再定亲。
贺宁远的话叫其他人知道了,大伙儿都说贺家对梅家那位小娘子看重,梅家人也厚道,不等贺二郎中举就答应了亲事。
外头的这些话叫林氏知道了,林氏去闺女跟前说:“我就说吧,早该把亲事定下来了。你爹拖拖拉拉的还不答应。这要是再拖个两年,外头人不定怎么说呢。”
“娘,还是您有远见。”
渔娘顺着她娘的话夸了一句,林氏就笑了:“现在你和文嘉说定了亲事,文嘉心里看重你,一定舍不得你受委屈,我看呐,明年的举人试,他用尽吃奶的力气也要考上。”
渔娘听得好笑:“他都多大的人了,什么吃奶的力气?”
林氏笑了一场:“不说了不说了,左右是那个意思吧。”
再说贺文嘉,贺文嘉在家留了两日回府学去,黄有功看他回家一趟回来如此这般春风得意,忍不住问:“发生什么好事了?”
贺文嘉故作惊讶:“咦,你怎么知道我要定亲了?”
黄有功:“……”
朱润玉忍俊不禁,十分给面子接话:“文嘉要定亲了?定的哪家闺秀?”
“哼,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贺文嘉不肯说,朱润玉也不追问,只道:“现在才要定亲,成亲的日子定在明年乡试后吧?到时候贺兄可要请我们这些同窗去喝一杯。”
贺文嘉大笑:“别人请不请还不知道,你和黄兄肯定要请的,你们一定要来啊。”
黄有功轻哼,有啥呀,不就是成亲吗?谁还没个媳妇儿?
三人正在说笑,许耕来了:“贺文嘉,你说请我去你邻居家书楼看看,什么时候请我去?”
许耕八月时就想去,贺文嘉推脱了,说他邻居去乡下避暑不在家,这都十月底了,该回来了吧。
“许先生不着急嘛,等腊月咱们放假再去南溪县也行啊。”
许耕不高兴道:“腊月放假难道只到你家去,我就不用家去过年?”
贺文嘉无奈双手一摊:“那您想什么时候去?”
“就下月吧,下月初八,我带一个朋友一同前往。”
黄有功和朱润玉闻言都想去,贺文嘉也不拒绝:“大概是行的,等我写信回去问问,若是可以,咱们就定下来。”
许耕满意地点点头:“必须行。”
贺文嘉:“……”许先生也太霸道了些吧。
贺文嘉给渔娘写信,如今梅长湖不拦截两人的信了,渔娘收到信的时候见没被拆过,笑了笑。
拆开信瞧,渔娘看完信后,没有犹豫地就答应了。
写完回信,等信纸晾干后,阿青过来装信,一边道:“主子,孙先生看完您的游记后今日把底稿交给咱们家老爷了,老爷吩咐管家送去书坊,估计下月就能刊印出来。”
“嗯,知道了。”
十月底,入冬之前还有几日深秋的好天气,渔娘闲来无事,带着丫头婆子护卫去南山游玩去。
晚秋的好天气一晃而过,一脚迈入初冬,冬至前两日,贺家收到来信,阮氏大喜过望。
“天大的好事,晨娘怀孕已有三月了,今年大郎夫妻家来过年,晨娘留在家中待产,就不跟大郎去东山书院了。”
贺宁远也是大喜,先是叫管家发赏钱,又立刻吩咐人:“去把东跨院仔仔细细打扫一遍,等大郎夫妻回来。”
阮氏也想起一堆事要忙,大儿媳怀孕,穿的用的都要仔细些,这都十一月了,下月人就回来了,要赶紧准备起来。
贺家从主子到下人都满脸欢喜,隔壁梅家自然很快知道了。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