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化肥厂

  姜剑威听到自己的名字从大喇叭里传出来感觉很奇妙,轻咳一声,极力掩饰他的不自在,听到了许域给他的留话嘴角还是抑制不住上扬。

  另一边。

  化肥厂在昌市,昌市是江省的省会城市。化肥厂位于解放路3号,不同于现代,化肥厂位于城市中心,当车驶向化肥厂,许域看向车窗外,纷繁热闹的街头,人群攒动,丝毫不见荒凉。

  许域其实来过这个地方,当初在昌市旅游时这里因为工业遗址风格吸引不少人打卡,可惜不过多久,被归为旧厂房区后,推土机轰鸣几阵,除了人们的记忆什么也不剩。

  下车后,刺鼻的氨气扑鼻而来,许域拿出手帕捂住鼻子。周围的工人似乎早已习惯这个气味,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刘树人看见许域捂住鼻子,安慰道,“这味道的确重些,办完事我们就走。”

  化肥厂很大,高耸入云的烟囱,骄傲地向天空喷洒浓烟,黄烟的尾气像是伸向天空的触手。

  烟囱壁上竖排几个大字“人民公社万岁”。

  许域走在路上,纵使他受过的教育让他觉得绿色发展是更妥当的,但是身处盛大的工业时代,看到众人脸上朝气蓬勃,目睹承载着辉煌历史的机器运转,他的灵魂深处总是沸腾不止。

  化肥厂容纳了将近两三千名工人,化肥厂不仅包含了厂房,还有员工的宿舍、食堂、幼儿园甚至电影院,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对祖国的引以为傲。

  越走近轰鸣声越大,许域经过一座尿素造粒塔时忍不住抬头,大胆的几何形状和简化的线条,两条通天柱,非常明显的前苏联建筑风格,液态的化肥最后通过硕大的管道打在顶上,冷却成颗粒,像雪花一样化肥颗粒便喷洒而出。

  许域跟着刘树人进到一办公室等待,没多久秦秀华推门而入。

  秦秀华是六七十年代著名的化肥专家,是复合肥技术研究的第一代科研工作者,编写过植物《矿质营养学说》。

  许域腹诽,真,处处是大佬的时代。

  秦秀华一见面就给了刘树人一个大大的拥抱,“老刘,好久不见啊!”

  刘树人和秦秀华寒喧了一会后,刘树人把身后的许域也给介绍秦秀华,“我新收的徒弟,许域。”

  “长得挺乖的,不错不错,你今个大老远跑我这找我什么事啊?”

  “买几袋硼肥用用,顺便来这买点’胜利’油菜的种子。”

  “行,我叫人给你送过去”秦秀华看了一眼时钟,“快中午了,我请吃饭。”

  “那我可不客气了。”

  许域没想到自己还没提胜利油菜种子的事,刘树人主动给买了!

  许域按下心头的激动,快步跟上刘树人他们的脚步。

  中午饭是在食堂吃的,食堂的人不算多,现在还没到工人下班的点。

  刘树人给各自点了一碗炒粉,炒粉在昌市很有名,这是他们一辈子吃到大的东西,食堂也给单独开了一个窗口卖炒粉,每当馋嘴时都会点上一碗炒粉。

  食堂掌勺炒粉的师傅还是万花楼的传承人。

  粉炒得很脆爽,软糯不失弹性,咬下去是满满的筋道,酱香味复合豆芽香菇香气,让人食欲大开。

  这是许域吃过最正宗的一次炒粉。

  吃完午饭后,许域他们拿上硼肥后出发去农业水利局买种子。

  车上,许域按捺不住激动提问,“老师,胜利油菜是什么?”

  “我们省种的油菜就是啊,你不知道?”

  “啊?”许域的脑子开始头脑风暴,“那,那我们直接去县里的农科局买种子不就行了?为什么要在这边买?”

  “县里的种子也是省里培育后的,省里最近刚研究出新的胜利油菜种子,更适合我们省的地理环境,我买点回去先研究研究,看适不适合我们县啊,之后好推广。”

  “我还以为你小子知道呢,硼肥你都知道,我还以为你小子天天看报纸,才知道这么新鲜的事。”

  硼肥也就最近刚证实能解决甘蓝型油菜因为缺硼症导致的花而不实。

  许域嘴角微微抽搐,干笑两声。

  他只知道油菜缺硼会花而不实,这毕竟是个常识,可谁知道缺硼症是现在才被发现的啊!

  还有那个胜利油菜!敢情早就在江省推广了,只不过一直在改良。

  买完种子许域他们就立刻启程回家了。

  因着买回来的好几袋化肥是许域的,刘树人让司机直接把小车开进了红旗大队。

  回来的时候大概七点左右,可小车的声音依然吸引不少人出来看热闹。

  自行车在红旗大队都还没有一个人有,只在村里人结婚时见过借来的二八大杠载过新娘子的场面,一个铁皮壳子小车驶入红旗大队时,别提有多震撼了。

  村民们看见许域从小车里下来,眼珠子要瞪出来。

  知青们也全跑出来了,陈若浓看着小车上下来的许域,眼中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

  许域喊远处的刘队长和姜剑威过来帮他搬硼肥。

  时间还提前了?那么快就用上硼肥?陈若浓疑惑道。

  大家可不管许域是喊得谁,全部涌上去,眼神不断打量这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