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

的日子。那你说来听听?……”

  陈龙被一个小童这样轻视,难受得紧。但他瞅了瞅旁边葛谧这个看上去就深不可测的“仙师”,并不敢继续反抗和挑衅。

  他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对葛谧道,“这位仙师,既然您的徒儿说想听在下的经历,那我就简单说一说,您也来评评理。如果您觉得在下有理,我也不求您能帮我,只希望您能不管我与罗敬的私人恩怨,可否?”

  葛谧没有给他肯定的答复,而是本着和陆凌瑶一样八卦的心理,回答道,“那你就说来听听吧。”

  陈龙听葛谧这样答复,自然而然的将答案转化为了“葛谧同意了他的建议”,既然如此,他也痛快了起来,直接从地下室的另一个角落里,搬出几张便携的小凳子,让葛谧坐下,自己也坐了下来,开始向葛谧和陆凌瑶分享他的经历和心路历程:

  陈龙家乡在西南边陲,他是少数民族,在他们那里,人人善蛊,但大家都不太愿意与外人交际,只活在自己的圈子里。

  陈龙的出身却有些特别,他的母亲是汉族人,而且出身于汉族的世家贵族,只可惜的是,家里人犯了事,他们全家被流放到了西南边陲。原本陈龙母亲是要被充作军妓的,遇上了陈龙的父亲,父亲用蛊术救了陈龙母亲,然后,把他带回了族里。

  在族里,他这样拥有汉族血脉的孩子是遭受排挤的,而他的母亲,自认为自己血统高贵,虽然感念于生活艰难以及救命之恩跟了陈龙父亲,却也瞧不起这里原始的生活,她觉得蛊虫很恶心。

  陈龙这个名字,就是他母亲帮他取的。

  母亲说,龙是汉族的图腾,也是最勇猛的象征。很早以前民间都是不能用的,直到前朝高祖建国废除了取名需有忌讳这条,龙才走进了平常百姓家。

  这个龙字,是当娘的对他的祝福,也是对他的期待,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够龙翔九天,遨游四海,而不是窝在那样的山脚旮旯里。

  第97章 陈龙从小的生活是撕裂的。一方面,他想获得父亲和同伴的认可,所以他努力的学习蛊术。另一方面!�

  陈龙从小的生活是撕裂的。

  一方面, 他想获得父亲和同伴的认可,所以他努力的学习蛊术。

  另一方面,他也想让母亲以他为荣, 所以母亲教他汉学、汉礼他也努力学习。

  偏偏两者间似乎有一条不能够跨越的鸿沟,他想兼得, 结果,却是为两方所不耻。

  同伴说他是叛徒, 不是纯血族人, 不要和他一起玩;

  母亲说他自甘堕落, 有着康庄大道,却要与虫子及落后为伍。

  陈龙渐渐的谁也不信, 只相信自己, 他相信,当自己的实力成长到一定地步,这些声音自然就会消失。

  “他们一定会改口,一定会为了曾经对我的侮辱而抱歉的。”就是怀着这样的信念, 陈龙逐渐的长大。

  长大后, 陈龙没有选择留在族里。

  要想“龙傲九天”, 他知道自己不能够成为井底之蛙,需要见识“天”的真正模样。

  于是,陈龙选择了前往母亲始终意难平、意难忘的京都。

  在来京都的路上,陈龙也结识了一些朋友,这些人不知道他的身份来历, 却大多夸赞他的学识, 还说他一定能够中举, 直登龙门。

  也是在这些闲聊中,陈龙才知道, 原来,要想成为人上人,于大多数寒门而言,几乎只有科举这一条路。

  而犯人的子女,是不能参加科举的;尤其是犯事官员的子女,甚至三代以内,都是无法参加科举的。

  或许正是这样,从□□着陈龙学习汉学的母亲,却从来对科举这条“升天通道”避而不谈。

  但当时的陈龙并没有绝望,他相信自己,只要有实力,总是有一天能够被人看到的。

  到了京都,一切都是炫目的,母亲深深怀念着的东西,都有了确切的模样。陈龙前所未有的迸发了属于自己的信念,他要留下来,他一定要在这个城市里建功立业。

  可信念归信念,现实归现实。

  他没有参加过院试、乡试,是不可能参加京都举行的春闱考试的,这条路已然堵死。

  他于是想到了自荐,他向京都的一些侯爵官邸都递交了自己的作品,但大多直接被守门之人试作草纸,随意践踏。

  偶尔也有被礼貌的收走他的自荐作品的,但最后犹如石沉大海,没有半点回响。

  他也想过前往学子们聚集的轩逸茶楼,与大家一较高下。可到了地方他才知道,寒门之子如果没有足够的银两,进入轩逸茶楼的唯一方式就是那层学子的身份。

  他什么也没有,他什么也做不了。

  最后,他只能如同一个乞儿一般,在一个角落里卖画、写对联等为生。在他心中,这是何其耻辱的无奈选择,他唯一庆幸的是,家族里那些素来瞧不起他、嘲笑他的人看不到他当时的卑微。

  陈龙后来为什么会进入五城兵马司,纯属一个意外。

  那天他心情不爽,刚好看到有个小偷在他面前偷他人的钱财,他冲了上去,名正言顺的就将这小偷猛揍了一顿,发泄心中的郁气。

  没想到,这次被偷的人竟是个官儿,他感谢陈龙的仗义相助,又看到了陈龙的作品,就说要报答他。

  被偷的人正是罗敬。

  报答他的方式,就是给他开了个后门,让他进了五城兵马司。

  陈龙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