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
第101章 宋金谈判
本在金国生活得好好的赵佶,突然被拉出去遛狗一样遛,却半点怨言都不敢有。回到昏德公的住处,拉着婢女就开始颠鸾倒凤。来这之后,他也就只能在婢女身上逞逞威风了。
赵桓心思比他多,回来后惴惴不安。
“官家,快披上衣服,当心着凉。”一双嫩白的手为其穿上外衣。
当初赵桓是带着宠妃一起跑路的,现在他和宠妃便共同被囚禁在这暗无天日的小院子里,美名其曰重昏侯府。
他爹赵佶是昏德公,他赵桓是重昏候,一昏再昏,何等讽刺。可他也不敢反抗,甚至看守的金国士兵对他的宠妃偶有调戏行径,他也只敢当个瞎子。
见到宠妃扶着三个月的肚子给他端茶倒水,赵桓心中郁郁,阴暗地怀疑宠妃是不是背叛自己跟金国人搞大的肚子。但实际上,宠妃日日伺候在他身边,有没有机会背叛他,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赵桓不过是心中怨恨,需要个实际的发泄理由罢了。
宠妃端着热茶过来,被他一把挥开,“这么烫的茶,想烫死本候吗!”
“妾身这就重新倒一杯。”宠妃怯懦不敢反驳,哪里还有当年在东京城的刁蛮,那时候仗着赵桓喜欢她,连皇后都不放在眼里。后来赵桓逃亡,只带了她和孩子们,本以为是条青云路,却不想青云路直通地府。
重新倒了一杯来,这回赵桓没发脾气,而是发起呆来。宠妃在一旁绣着孩子的小衣裳,不敢说话引起他的注意。
赵桓的目光却仍是转了过来,语气离奇的温柔起来:“娇娥,我有件事要交给你去办,只有你能办成。”
宠妃怯怯地看着他,“官家?”
“这几日,你去找门口的守卫打听打听,金国上面打算怎么对我们?”
他明知道那些蛮人对她多有觊觎,居然将打探消息的任务交给她,宠妃脸都白了。但在赵桓的一再催促下,只能带着侍女一起前往看守他们的卫兵处搭话。
金国的朝廷已向宋廷发出讯号,要求赵宋皇帝在西京路撤兵。当然,隐藏在威胁讯息之下的信息一是金国有意停战,二则是金国拿捏住了昏德公和重昏候。牵羊礼看见了吧,如果不同意我国的条件,你们*的前任皇帝在我这里会更惨哦。
金国此计谋的阴险之处人人都能看明白,但又没什么好办法。朝廷各部的官员都向赵芫上疏劝谏,一定要以父兄的性命为重。他们都害怕赵芫对金国的威胁不理睬,冒天下之大不韪担上不孝的罪名。他们效忠的皇帝,怎么能是个不孝的人呢?皇帝都不孝了,底下的官员能有什么好德行?
对此,赵芫并未表示出逆反心理,反而殷切地对部下说:“父兄在金国受苦,朕感同身受,现在金国松口,正是迎接二圣回国的好时机。虽然现在有机会将金国的三太子诛杀,但为了父兄,朕宁愿放他逃回金国去啊。”
传闻中的部下们痛哭流涕地称赞官家仁孝,然后大嘴巴到处宣扬官家所说的话。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大宋上上下下,文武百官、黎民百姓全都听说了官家的至纯至孝,无不感慨其仁义孝顺,然后大骂金人卑鄙无耻。
赵官家的仁孝话语自然也传到了金国,不少汉臣都在私底下感慨,宋国新主确实不错。
完颜兀术对此表示讥讽:“真是虚伪做作,内廷的对话居然能传遍天下。”
但不管人家这份心是不是装出来的,能流传出这样的对话,起码说明脑子挺好使的。
双方都有筹码,虽初步试探过,但要定下具体的条件还有的扯皮。
完颜兀术得到了金国高层的支持,全面负责谈判,他提出以昏德公和降臣三名换取赵芫在西京路的的退兵,还要求赵芫将南京路的留守郭孝友、指挥使韩世忠调离。可以说是非常、极其之得寸进尺。
“官家,金国亡我大宋之心不死,”议事厅里,聚集了赵芫的心腹将臣们,说话的是戍边多年的杨符,他拱手道,“调离郭相公和韩统制,会让南京路守备空虚,给金军侵宋创造优势。”金人的算盘珠子都快飞到他们脸上来了。
第一次谈判失败。双方就交换条件上的分歧重新扯皮。
这边谈着,那边赵芫照常对完颜宗辅的骑兵进行切割,反正每天都有人去骚扰金军,金军要么一直不出来,出来骚扰的宋军就躲进丛林。依靠骑兵在丛林中作战能力大减的势头袭杀追兵。
而且骚扰的频率极高,有时候一天能打个上百场游击战,这种古怪的战术令完颜宗辅焦头烂额,他就没见过比女真人还能跑的。女真人打仗,依靠骑兵机动性,能打能跑,经常是一边打一遍勾引敌军追杀再反杀。结果大宋的军队明明机动性比不上金军,却能借助地利,达成高频率的游击战术。频率比女真人还高。
谁一天被骚扰个上百次,也没法淡定下去了。金军已经到了不堪其扰的程度。
实际上,金军对比宋军,其优劣对比,完全是出于下风状态的。因为金国除了在军备也就是战马质量数量上碾压宋国、在政治上因为国家初立而上下一心优于宋国党派针锋相对,但在其他的方面如经济力量、文化力量、地理、人口、兵源等方面全都处于劣势。
一旦大宋解决了战马问题,金国就无法战胜他们了。就如历史上的南宋,赵构用钱堆出了岳家军的骑兵,只岳家军一家,就打到了金国上京门口。
在战争的智慧上,金国的大将对上宋国真正有能力的将领,基本处于被碾压的状态。到了不搞政治阴谋,就要完蛋的程度。
而一旦军事上无法百战百胜,摄取巨大利益,历史上的金国便陷入了内耗,争权夺利、党派纷争接踵而至。所谓国家初立上下一心的状态立刻破灭。
所以,金国的这两个对宋的优势,是只要宋国能坚持住用经济支持军备发展,多打对金的胜仗,就能使对方仅有的两个优势荡然无存。可惜赵构是个辣鸡,只得到一点胜利,就想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