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

号传啊传,某一日,他终于再一次遇到了故人。

  他没费什么力气,随手救了个落魄书生。书生谢他恩情,请他到家中喝杯淡酒,他从来没有什么拒绝或者接受的原则,随心而行罢了,那日便不知为何张口应了,和他一起回去了。

  书生名叫顾均,他娘子点好了灯等他回家,桌上的香气腾腾的饭食拢着白白的轻雾,好不浓郁的一番温情。

  那一刻,他连迈进那个院子,都觉得好生艰难。

  他突然明白,无论他这些年去做了多少善事,但原来有些罪,是怎样也赎不清的。

  他过不去,放不下,亲眼看见她走向了新的生活,生活美满,这原本该是好事……但他依旧过不去。

  凤山的那一场雨,将他永远留在了那一年。

  其实做花留影也好。做了花留影,她就不认识自己,会将自己当作可以来往的友人,会万分信任地告诉她自己的计划,请他帮忙。

  南国之行九死一生,他在遇到她之后,帮她做过许多事,这次于他而言也不算什么。

  反倒是她十分紧张,说一定会派人接应。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次逃到这里来,居然是她亲自来接应的。

  容琰躺在鸢落崖下的毒林里,故事和感觉再一次和十二年前重叠。有些事变了,但有些事还是没变。过着好好的日子,非要回头做什么。

  他们也许永远不明白为什么南国费了这么大的力气追杀他,但他只是想,既然南去是一条无归之路,又岂能只取一道布防图?

  他得多帮她一点才行。

  容琰将装着九国玺的囊袋,摸索着系在了钟琰娘的腰上,再用她的外袍仔细挡住了。

  他将她保护得很好,这些遍地的毒草,一分也没触碰到她。

  她还是有机会出去的。但他恐怕是没机会了。

  他的视力不再清晰,只隐约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他想,在这种时候还能来找他的,就只有李梦微了。

  他心中恨她,也感激她,唯一可以依靠的人,也就只有她。

  “……李姑娘,救救阿宁。”

  救救她罢,她有爱她护她的夫君,有一对可爱的双胞儿女,来日之路光明璀璨,多的是长得望不到头的美丽日子。

  他向她提出了此生最后一个请求。

  “我的事,不要告诉我姐姐,也不要告诉她了。”

  昭元站在他不远处的地方,听见他有气无力地说出这两句话,知道他体内的毒素恐怕已经侵入肺腑,无力回天了。

  他的视力显然已经无法分辨什么了,她身上这么明显的绿衣,他居然还能将她看成彤华。

  她垂眼,看见了钟琰娘腰间,那个藏着九国玺的地方。

  “我知道了。”

  她压低声音,用一种和彤华十分相似的音调,给了容琰最后一场好梦。

  “二公子,放心睡罢。”

  一切都结束了。

  凤山的雨,终于停了。

  第146章 回转 他是她年少时唯一的珍重。

  望州城外一处题名钟园的庄园之外,此刻后门大开,有不少人行色匆匆地进出,时不时还有车辆来往。

  其中一处内院之中,此刻站着不少人等候,却都是安安静静,没有发出声音。

  岑姚洗了手,从屋里推开门出来,见他们都等在廊下,便同他们道:“放心罢,钟娘子提前用过避毒丹,她身上锦囊里也存着避毒的药物,并未经受毒气侵袭。坠崖时亦有人保护,不曾伤到要害,只是腿骨有些麻烦,如今接上了好好休养,将来也没有大碍。”

  她特地转头看向顾均:“顾先生放心,钟娘子身体本就强健,这些伤看着吓人,好好注意,以后不会留下病根的。”

  顾均年纪虽不轻了,只是看到妻子那样血淋淋地抬回来,还是难免露出紧张慌乱之色。强撑着安排好了一切,走到房门外时,腿才软了下来。

  他到底是个书生,没见过江湖人刀尖舔血的场面。岑姚怕他受不住,找了个理由将他支到门外等候,自己将钟琰娘打点好了,才出来叫他。

  “顾先生进去看看娘子罢。她现下喝了药睡着,若是今晚之前能醒,就没什么事了。”

  顾均这才明显松了一口气,扶着廊柱站起来,因为两腿泛软,半天才站住。但他顾不上自己,一边念叨着“多谢”,一边就要往房间里走。

  显然,即便到了这一刻,他也没有完全放松。

  跨过门槛的时候,他差点绊倒。昭元站在旁边一直看到此处,才开口唤了他一声:“顾先生。”

  顾均回头。

  昭元意有所指地对他道:“先生可以放心,她不知道。”

  顾均的身体和脸色都明显僵硬了一下,口中下意识就要说出“多谢”,只是嘴唇才动了一下,就意识到这句“多谢”实在也非常不合时宜。

  最后他明显纠结了半晌,只是颔首对着昭元点了点头,而后便进屋去了。

  原计划中,去接应的人根本就不是钟琰娘,但钟琰娘突然改变计划亲自去接应,一定是有原因的。

  她走得异常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