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

喝那杯酒,那个昭元,根本就不敢这样去杀她。”

  她收紧手指,看向原博衍:“她已经说过要走了,你也已经没了要杀她的打算了,是我这么做的。”

  原博衍揽着她的肩,将她拥进自己怀中,轻轻地拍了拍她的后背:“你没有错,你只是为了阿邈而已。”

  他的眼中有对妻子的心疼,可是心疼过后,便随即渐渐沉了下来,甚至连一颗心也渐渐冷下来。

  在他们之间,原本想要杀祝文茵的人只有他,或者说,连他也不是最开始就想要她性命的。

  祝文茵帮原景时谋划南下之路,却又与太子走得太近。原博衍一开始的确防备至极,也做了一些准备,以免她对己方的安排全然清晰。

  她自然是看透了的,她有一回同他说,他做得对,甚至十分默契地在某些事上回避开来。

  原博衍从一开始就意识到她有退避的打算,只是没有和任何人说过。他心里也有默默较劲的顽固,发展到最后渐渐激进,显得他杀心最重。

  但从蒙城那次相见,他突然意识到,她的退避并不是嘴上说说,她也许是真的要慢慢离开,上京之后多番奇巧的相遇,只是她为斩断联系而对诸人诸事做出的最后道别。

  他确实没有再想过要杀她了。

  她慢慢离开,而原景时也对她死心,这已是很好的结果。

  但是原景时却开始与昭元合作了。

  说实在的,原博衍都不知道她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人物,也不知道她是如何搏得了原景时的信任。

  兴许她也感觉到了自己对她的怀疑,所以她主动出击,告诉了陶嫣有关原邈的事。

  昭元告诉陶嫣,原邈之所以被迫离家,只是那个所谓好友祝文茵的一个谋划,正好利用她对孩子的牵挂,好将她和原博衍全部捏在手心。

  就连原博衍都说不清楚自己看到陶嫣万分自然地将毒酒递出去时是个什么心情。然而事已至此,他只能扶着妻子站起身来,安慰道:“好了,没事了,我们睡罢。”

  话音落定,轰然一声巨响。

  陶嫣立刻周身一震,大步迈到窗边。她目光再一次落到传来巨响的玉玑山上,嘴唇颤动,口中却没吐出一个字来。

  第137章 归路 他不过是一时的护花之人。……

  原景时走在半路上,就突然听到了那一声巨响。

  山上颤动了一刻,原景时脚下微晃,抬手便扶住了手边树木,而后才骤然回头望向山上。

  他漆黑的眼眸里将所有翻覆的情绪都掩盖下去。他在原地站了许久,才回过头,决定继续下山。

  可是一转过身,还没走几步,就看到了岑姚几步冲上来。

  她似乎是小跑上来的,一直在喘,头上全都是汗。原景时一把扶住了她,她立刻塌下了腰,剧烈地喘息起来。

  但她没有耽误什么时间,喘了一下就紧紧拉住他的手臂。她眼神里写满不可思议:“你要我先走,是为了处理她?”

  原景时沉默着看她,岑姚使劲对着他肩膀砸了一下:“说话啊!你要杀她?”

  她渴望着得到一个否定的回答,但原景时却没有如她所愿。他错开她的目光,拉着她就要往山下走:“这些事你不用管。”

  岑姚大惊,两手拉住他手臂,只是自己一路跑上来早疲惫不堪,自然拉不住他。

  她干脆直接曲腿坐到了地上,硬生生拉着原景时停了下来:“景哥哥,不能听那女人的,不能走!她也是会受伤的,那个女人是要她死……她会死的!”

  她会死的!

  原景时俯下身来垂眼看着岑姚,淡淡打碎她所有希望:“阿姚,我就是要她死。”

  岑姚所有话都再也说不出来,她看着他,像看着一个陌生人,这一幕就像是在做梦一样。

  原景时要拉她起来,但她一把就甩开了他的手站了起来。山路不稳,她向后踉跄了一步,谢以之正巧站在那处,眼疾手快扶住了,岑姚回头见是他,又再一次将他甩开。

  她向山上退了几步,低着眼,用一种很是失望又陌生的目光看着原景时。

  原景时皱着眉,向她伸出手,好言劝她:“阿姚,别在此处胡闹,先下山。”

  但岑姚摇了摇头:“我不下山。”

  她深深呼吸几下,平复自己的气息,十分坚定地说道:“你觉得她帮着皇帝,不肯信她,要她死,我理解。但如果没有她在,我早就和我祖父一起死了。”

  她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你可以走,我要回去找她。”

  岑姚丢下这句话,转头就往山上跑去。原景时紧紧拧着眉,还是对身边的谢以之道:“你先回去罢。”

  谢以之看着他又踏上来路,在他背后道:“公子,往事勿追。”

  原景时已经走到了他前面,闻言背影微顿,低低丢下一句:“知道了。”——

  山上法阵所处之处,一片狼藉。

  昭元强撑着结界阻挡,才未使得这一片都被破坏,但也因此受到了巨大冲击,呕出了一大口鲜血。

  十二部领主已死,昭元神力阻断,法阵彻底破除。一片尘埃落定,彤华静静地站在中心,扫过昭元一眼便转过身去,看着自己身后在虚空里站定的段玉楼。

  遥遥的,不肯近,不说话。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