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贪婪的黑市

  “要把门槛拆了!”

  “对,这样摩托车就可以放在我们大堂里。”

  陈昊、王胖子你看一言我一语说道,浑然忘了这车子是张海杏的。

  “拆门拆门!”

  吃饱喝足的陈莉活力十足,带着一群小孩子嚷嚷个不停。嚷就嚷吧,还在车斗里和李捷摇晃个不停。

  这群小的倒是让院子热闹了,就是吵起来也让人头疼。

  “别胡说,想要方便进出,拿两块木板垫着就行。”陈锋打断这群小家伙,笑道:“门槛是藏风聚水用的,在古代,还可以遮挡污物和避邪,所以忌踩门槛儿忌坐斗。”

  “现在没人讲究这个风俗,踩了也不揍你们屁股,但拆了肯定不行。”

  门户在古代代表着一家的社会地位,封建时代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制,如牌匾、石狮子、照影壁文字等。

  逾越制度甚至要吃牢饭。

  “唉,有道理,我去找木板。”王胖子跑去找蔡家兴,蔡家又不是木板。

  陈家大院不是正规的四合院,当初改造的时候,就特意扩大了大门,足够一辆汽车进出。

  按理来说,应该是没有门槛的。

  当时的军管会负责改造房屋的,兴建房屋,满足工人、军人、干部居住需求的任务很重,何至于有心思去专门找大青石,放在大门这里做门槛。

  他决定有空去看下其他改造的大院,想要知道是不是老爷子安排的,对比就知道了。

  郭春花过来找李捷回去。

  “小捷,回去洗脚。”

  “不要,我待会还要和莉莉开车玩。”李捷很不乐意。

  “对,二哥开完了,就该我们开。”陈莉跟着说道。

  “春花,坐着喝杯水。”老太太给郭春花倒了一杯茶水。

  郭春花谢过之后,坐在葡萄架下说道:“我收到消息,听说今年秋收又是大丰收,粮食价格可能会下降。”

  “小锋啊,你要是去买粮食,不要急于现在,等到了9月,那边的粮食肯定要降价。”

  郭春花说的自然不是官粮,官方价格那叫一个亲民,虽然民众只能靠着粮本、票据买到定量的。

  8月边境冲突爆发后,黑市的粮价暴涨数倍。

  陈锋好奇问道:“我没有去黑市,阿姨,现在那边什么价?”

  郭春花看了看四周,一群小孩子都围在摩托车们那边胡闹在,放心说道:“大米价格已经达到了一斤六块钱的程度,那群人简直疯了。”

  “都快20倍了,早晚有人举报他们,又要被枪毙一批人。”

  陈锋笑笑。

  这当然比历史巅峰时期降低了很多,历史上黑市价格巅峰时期,一张四九城的粮票都是3块钱,全国粮票4块钱。

  黑市大米一斤十几块,猪肉价格暴涨到惊人的几十块钱!

  历史上,1960年7月起已无鲜肉可供应居民,即月市场投放陈年肉罐头顶替鲜肉供应。数张票集中起来可买到一盒(听)罐头,这也是猪肉价格暴涨的原因之一。

  没肉了!

  连骨头肉都没了!

  不过因为河北平原夏收大丰收,并没有大规模欠收,养殖场有饲料供应,猪肉暂时还保持着微量供应,八一建军节还释放了一波出来。

  价格也没有那么疯癫!

  陈建军笑道:“这群投机倒把的肯定要倒霉,就算是黑市,价格这么高,一天收入几百块,一个月就是万元户,妥妥的资本家。”

  周清忍不住看向陈锋。

  陈锋无比淡定道:“娘,我可没有这么多钱,一个月撑死了也就一千块钱,然后还要分出去几十块,再消费个几百块。”

  “就算有人来家里搜查,也绝对查不出超过五百块的钱来!”

  他钱都在空间里,完全不怕被人查。

  “小锋怕什么,他的钱都是干净的,谁不知道他是靠打猎,卖给工厂挣来的钱,又没去黑市翻倍卖!”

  郭春花在边上说道:“就算有人眼红,举报他,也不怕公安查。”

  陈建军也安慰道:“对,我们没有去黑市高价卖,这是合理收入,四九城合理收入万元户的猎户不少,也没谁去故意找茬。”

  “只要是合法的钱,凭自己本事挣的,不用怕外人举报。”

  “那要是有人卖到黑市呢?”周清好奇问道。

  郭春花喝了一口水,坐在椅子上慢悠悠道:“那可就惨了,去年就有人趁着黑市春节的肉价高,卖了几只野猪和兔子,挣了七千多块。”

  “然后,还没买到工作,就被抓到枪毙了。”

  “有命黑钱没命花,何必呢。”老太太不像郭春花这样幸灾乐祸,反而有些可怜这些人。

  本质上这些猎户也是顺应供需失衡,想要趁着春节肉类需求暴涨的节点多卖点肉,然后买几个工作,成为城里人。

  谁能想到价格太高,引发民愤,成为铁拳的牺牲品。

&em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