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明王梳妆,九阳上门


  他拍拍张九阳的肩膀,出言调侃道。

  张九阳露出一丝苦笑。

  但这次交流,申屠雄倒给他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虽然对方和岳翎在公事上有所冲突,也拍过桌子,但私下里却会来参加沈老太君的寿宴,也没有偷偷难为他。

  显然是一个公私分明,豪迈粗爽之人。

  片刻后,万符楼的少楼主孙明玉也走了进来,坐在右手边第三个位子,正好在张九阳的旁边。

  他抚摸着折扇,若有所思地望着张九阳,出声打探道:“不知这位道友出自何门何派?”

  “山野之士,一介散修,只是和钦天监有些渊源罢了。”

  孙明玉眼中露出一丝恍然,以为张九阳可能是钦天监某个监侯甚至是监副的子嗣,不然普通的钦天监之人,可没资格坐在这里。

  “赤耀握灵符,丹心写道书。除妖乾坤净,驱恶日月明。”

  张九阳突然念了一首诗,正是净行道长在临死前念的那首,而后问道:“少楼主可听过此诗?”

  孙明玉愣了一下,而后笑道:“当然听过,这是我们万符楼的创派祖师在仙逝前留下的遗诗,亦是我们万符楼传承至今的祖训,从小就要背诵的。”

  “伱为何会问这个?”

  张九阳想起在魂魄消散前,净行道长念诵此诗时脸上的虔诚和坚定,仿佛便是这首诗,支撑着他走遍大江南北,竹杖芒鞋,治病除妖。

  再看到孙明玉脸上的漫不经心,张九阳默默一叹。

  有人奉为圭皋,践行一生,有人却不以为然,弃如敝履。

  更嘲讽的是,前者暴尸荒野,后者却身居高位。

  但想起净行道长的临终遗愿,张九阳还是问道:“不知少楼主可认识净行道长?他也是你们万符楼的弟子。”

  “净行?”

  孙明玉思索片刻,茫然道:“那是谁?多少岁,什么修为?”

  “大概六七十岁,第三境。”

  听到这话,孙明玉摇头笑笑,道:“这种资质的弟子我哪里会记得,净字辈的人,他见了我,还得叫一声师叔呢。”

  张九阳皱眉,取出用白布包裹着的骨灰坛,道:“净行道长因除妖而死,只有一个遗愿,就是能葬入万符楼的墓林中,魂归故土。”

  孙明玉微微一笑,道:“已经烧成了灰,谁知道他是不是我们万符楼的弟子,外人可是不能葬入墓林的。”

  “不过……”

  他话音一转,突然低声道:“现在我父亲正在闭关,观中暂时由我打理,如果你愿意帮我一个忙,这种小事倒是不算什么,一句话的事情而已。”

  张九阳只觉得荒谬。

  自己不辞辛苦将你家弟子的骨灰送回,你不感激也就算了,竟然还让自己帮忙做事情才能答应将骨灰安葬。

  想起净行曾说过的那句话。

  “道友可将我的骨灰带回扬州的万符楼,念在我几十年兢兢业业为宗门奔走降魔的份上,他们应该会给你一些报酬……”

  张九阳心中一叹,净行道长要是知道宗门的态度,真不知会作何感想。

  见张九阳不说话,孙明玉以为他答应了,就说道:“你在钦天监有关系,可知道一个人?”

  “谁?”

  “明王岳翎。”

  说着孙明玉啪的一声打开折扇,当看清扇子上画着的人时,张九阳不禁为之一怔。

  那是一个看起来十三四岁的少女,高马尾,穿红衣,手提一杆长枪,眉目如画,英姿飒爽。

  虽然眉眼还有些稚嫩,但张九阳可以确认,正是少女时期的岳翎!

  “翎儿和我曾是青梅竹马,以前她还救过我,七岁时我不小心跌入水中,就是她一枪把我挑了出来,还用枪尖拍拍我的脸,说小胖子,以后少吃点。”

  “那一幕我永远都忘不了。”

  孙明玉叹道:“可惜后来她就回冀州了,只有每年的六月份才会回扬州小住一段时间,再后来国公府遇难,她加入了钦天监,就很少再回来了。”

  “所以,你是想……”

  孙明玉点点头,道:“我已经有些年没见过她了,她现在好看吗?都喜欢什么?”

  张九阳望着他,似笑非笑。

  “所以你想让我撮合你和岳翎?”

  “能撮合最好,不能的话也没关系,你告诉我一些有用的信息就行,比如她喜欢吃什么,有没有心仪的人……”

  张九阳的笑容慢慢收敛,淡淡道:“滚。”

  孙明玉一怔,而后神色也冷了下来,打量着张九阳,道:“原来你也是收到了消息。”

  “什么消息?”

  “还装。”

  孙明玉冷笑道:“沈老夫人平时十分低调,这次之所以大张旗鼓地开办寿宴,邀请了许多能人异士,不就是想挑选一位外孙女婿吗?”

  “在场的年轻一辈,十个有九个,都是为岳翎来的,你也不例外!”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