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第一家民营企业
r />
几秒钟之后,发动机重新点火,然后调整姿态垂直降落于地面。
这只是整个项目的第一步,大家可以先造一些小型火箭做试验品。今年一年之内的研发费用,我为大家准备了两个亿美金。
这两个亿美金除了解决研发资金之外,还要再发射场为大家改善生活。除了发射场之外,所有参与到这个项目的工作人员,每个人每个月额外领取两百块钱生活补贴。
另外,凡事参与到我公司的工作人员,一旦发生危险所有医疗费用全部由本公司承担。一旦发生人员伤亡,工作人员的家庭将直接获得十万元人民币的补贴,以及子女大学毕业之前所有费用的支出。”林平说完之后看着下面人的反应。
林平话一讲完,台下瞬间嗡嗡嗡响成一片。
所有人都在交头接耳的交流着,毕竟对他们来说这可是影响生活的大事。
以前只做一份工作,现在很显然要做两份工作。
不过工作待遇还是不错的,新老板一上台,就给每个人发两百块工资。
而且一旦有人伤亡居然如此之高的补贴。
这可是整整十万块钱,而且连子女到大学毕业之前的费用都承包了,显然为这个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
宋绍武有些意外,他没想到林平公布的第一件事居然还涉及到了职工的生活。
不过更让宋绍武惊喜的是,林平不但每年要支付两亿美金的人员使用费,而且当众承诺还要每年拿出两亿美金来搞研发。
“胡工,你儿子说的是真的吗?”胡悦身边,有人马上焦急的问道。
这些事情儿子并没有与自己商量,胡悦现在也是一头雾水。
不过既然儿子手中有那么多钱,想必这番话应该不是胡乱说出口。
“他虽然是我儿子,但是现在也是咱们的领导。领导说话,自然不会跟大家开玩笑!”胡悦没想到有一天要给儿子打工,不过这一刻她没有觉得丢人,反而觉得这是人生中最开心的一天。
“儿子提出伤病费用,可能,可能是给老爸面子吧!”林湖看着自己的吊瓶无奈的说道。
虽然这番话说的有些很感慨,可是一想到这些年来遇到的大大小小的事故,林湖觉得儿子很有担当。
如果以前的那些同事也能得到十万块钱,甚至抚养子女到大学毕业,那将是多么好的一件事。
大多数一线职工忙着聊生活时,专家们则对于这个回收计划表示出了疑惑。
“每年投入这么多钱,就是为了搞回收火箭?”
“可能是火箭回收之后,二次利用能够降低发射费用。”专家就是专家一眼便看出了问题的根本。
“空中关机,二是点火!显然火箭最少有两台以上的发动机能够保持平衡。而且这两台发动机只能够放在底部,不能够像卫星那样安放在身体的各个方向。”有人已经在脑子里飞快的计算着回收火箭所需要的具体方式。
“如果只是小型火箭,这的确很容易做到。可是随着火箭的体积越来越大,显然对发动机的推力有极高的要求,而且要求自身的陀螺仪异常的精准。看来这研究的难度可是不小!
这发动机势必要重新研发,以我们现有的发动机来估算动力输出,显然还有些不足。而且新式发动机尾喷口,必须要做到精准的可调摆动。稍微有一点点误差,就会让火箭无法准确的落地。”看着这项目,作为专业人士有的人已经跃跃欲试想要马上投入研究。毕竟如此充足的经费下,再也不用整天惦记省钱二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种火箭一旦研制成功,即便只是捆绑的两个助推器,每次发射也能节省一大笔钱。商人思考方式就是与我们这些专家不一样。
我们这些人只需要保证火箭能够顺利升空把卫星送到预定轨道,而商人第一个研发项目居然是要为未来做节流开源而准备。
两相对比之下,不得不说这项目很有前景。
我们国家现在正寻求进入国际发射市场,如果我们掌握了这项技术。就可以把捆绑火箭的助推器做得很大,助推器大了之后推力就会大增。我们的运输能力就会翻倍增长。
到时候一箭双星一箭三星都不是问题。
等真正掌握这些技术之后,国际上同行在价格上根本无法与我们竞争。到了这一天,只要我们成功的发射几颗卫星。国外的卫星公司一定会为了低廉的价格而找上门来。”一想到整个七机部都在谋划如何到国际竞争时,有人在这个时候居然送上大笔预算,想要让发射火箭的成本大幅度降低。一旦拥有了这种技术,完全可以说是如虎添翼。
本来华夏的成本就低,如果再配合这套技术,那国外的同行根本没有任何的优势。
无论火箭的推力,还是市场的价格。
别人拿什么跟我们竞争。
一想到这些之后,每一个人脸色都激动了起来。
“如果我们这些人想研究这个方向,用这样的方式跟上级打申请,申请拨付资金进行研发。估计直接会被否掉,毕竟国家可没那么多钱让我们去搞研发,而目的仅仅是节省这一点发射经费。
更严重的是,即便我们投入研发,未必在短期之内看到效果。
一旦研发周期被拉长,投入的资金远远看不到回报之时。这项目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毙掉。然而,即便能看到未来的好处,上级领导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本来我还有些抵触,觉得航空航天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