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
emsp;“大头,这信你一定要送到。”
大头用力点头,“您放心,我就是拼了这条命,也会送到夫人手上的,您快回去吧,时间长了,会连累那些弟兄的。”
霍云霄忍下心头的担忧跟怒意,拍拍大头的肩,“靠你了,夫人决不能出事,玉京那边,我已经去了信,叫她别担心。”
大头犹豫道:“太子真的会出手吗?”
霍云霄努力平息心里的怒火,学着阿竹平日的样子,冷静地思考,“会的,他现在不出手,再出手就晚了。”
他从没想过,扳倒张炳之,竟然要付出这么多,往日他受伤不算什么,但决不能是阿竹,也不能是那么多的百姓,师兄这次到底在做什么?
“走吧。”霍云霄看着大头消失在雪夜的尽头,也干脆勒马扭头回转。
他很想和大头一起去看看阿竹,但这样做,少不得会被朝廷追究罪责,还会牵连阿竹,到时候,她肯定会骂他愚蠢。
隐下心底熊熊怒火,霍云霄朝着玉京的方向看了一眼,紧咬牙关,继续奔袭起来。
此时的玉京,正歌舞升平,一派祥和的庆祝除夕夜呢,烟火伴着洋洋洒洒的雪花,欢庆的气氛洒满了整个大梁。
偌大的皇城更是灯火通明,鼓乐喧嚣,傍晚开始,便有盛装的宫人在宽敞的游廊里穿梭,一盏盏琉璃灯仿佛移动的星子,明亮闪烁,粉墙黛瓦的肃穆宫廷似乎也多了丝暖意。
太子踉跄着从喧闹的宫殿里走出来,被身边的太监扶住了。
“殿下,您怎么出来了?”太监有些不解,小声道:“皇上都未退席呢,今儿是好日子,值得庆贺,您快些回席吧。”
太子被冷风一吹,清醒了不少,望着面前被装饰得绚烂夺目的殿宇,在皑皑白雪下,彷佛渡了层金光,在夜幕中熠熠生辉。
他淡淡道:“值得庆贺?这一场宫宴,花销了多少你知道吗?”
如今张炳之不在,国家又三面围敌,只是前期小小胜利,可父皇依旧不知收敛,当这还是当年先祖的盛世呢,竟然还要建造行宫,年年亏空的大梁哪里消耗的起?
可即便如此,他也不能退让,若是张炳之回来,他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扳倒他了,也正是这几次的事儿,他才发现自己看错了,不是张炳之离不开父皇,而是父皇离不开张炳之。
那些年,父皇爱民如子、仁爱治国的名头,都是张炳之一党的钱在撑着,父皇能心安理得的享受其中,他不能。
等到宫宴结束,丝竹之音也渐渐消失。
太子妃扶着太子回了东宫,她满脸担忧,“父皇说的那句话,到底什么意思?”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子无奈的嗤笑,“父皇真是老了,这话他自己怕是从没做到过……”
不,父皇觉得自己做到了,踩在张炳之的肩膀上做到了,他顺应的不是天命,是张炳之。
这是在说他逆天而行?看来父皇什么都知道,太子眼中露出讥讽。
太子妃捂住丈夫的嘴,警惕道:“伯远的信你也看到了,他若是生气,那不管不顾起来,你也压不住的,今天看父皇,我觉得他的身子好了许多,说不定过完年还能临朝,你别再触怒他老人家了……”
太子依偎在太子妃的怀里,轻笑道:“我如此做,实属无奈,伯远会明白我的苦心。”
他重重叹了口气,“只是这段时间,苦了北地百姓,既然那小子来信催,那就着手准备吧。”
太子妃松了口气,“你的计划已经布置完了?”
“嗯,张炳之逃不掉了。”太子露了丝笑意,“希望父皇能看清张炳之的真面目,万不可再受其蒙蔽,这才是大梁之福。”
太子妃听他说这话,不由拧眉,“父皇年纪大了,受不得刺激,这些话你万不可再在父皇面前说,三皇弟都知道说些讨巧的话,你怎么就不知道呢?”
太子摇头道:“若人人都像三皇弟跟张炳之,那父皇身边还有能用的人吗?况且我领监国之职,怎能辜负父皇信任?”
太子妃只是劝劝,也知道说不动他,作为长子,他从小就在无数要求中长大,压根不是会撒娇的性子。
第132章 捡漏的第一百三十二天狗贼。
大年初一,丰源城依旧死气沉沉,城中隐蔽处还是有冻死饿死的尸体,这里尚且如此,更别提那些受灾县了。
去年的水灾只是开端,天灾人祸随着时间蔓延,越发严重,以前是讨饭卖女儿,现在连儿子都要卖了,更别说田地。
等灾祸平息,肥了一大波权贵的腰包,百姓依旧要等死。
都说只要挺过这段时间,等麦子收获了,北地危机自然能解,谁都懂这个道理,但没人能教教,这段青黄不接的寒冬,该怎么挺过去。
这一切,本来可以阻止的。
没发展成肃州那种状况,朝廷得感谢这几场大雪。
温竹君觉得太子真的太狠了,一国储君,将来的皇帝,怎能以万千百姓的性命做赌注?
周三姑娘提着药包上门看望,见温竹君短短几天就瘦了一大圈,眼泪如断线珍珠般落下。
“竹君姐姐,都怪我,要是我不多嘴就好了,呜呜呜……”
温竹君无奈地拉着她坐下,“秋蝉别哭了,我快好了,真的,再说我留下来也不是因为你,别太自责。”
周三姑娘擦擦眼睛,“那你要快些好起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