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

; ——他真是那个上京风闻喜怒无常的混世魔王吗???

  程岳苍老的身躯,默然站定几息。

  微弱烛光,映入程岳浑浊的眼睛,心绪也不平静。

  于公,这俘虏能收,罗戈险些害得他阖家遭难,晚来名声不保,收下他,算是为抗击瓦剌之战画上个完美的句号。

  然而于私,他又觉得受之有愧。

  萧烬安年轻,若想当个武将,生擒罗戈,他必一战成名。

  纵使朝廷对他身世颇有风言风语,他手里有了真刀实枪杀砍出来的功勋,无论今后谁继承大统,动他都不好动。

  程岳忽然想起,耄耋之年的老母亲,亲自执笔,哆哆嗦嗦写给自己的信。

  程家之围,乃世子所解。

  此恩情永不相负。

  程岳心头火辣,老眼浑浊欲扶起萧烬安。

  萧烬安未起,一动不动。

  年老者多慈悲,程岳与萧烬安的外家,江太傅是同辈人。

  对晚辈的怜爱使他险些忘记,对方是皇族子弟身份,唇边多少声“好孩子”,到底没敢僭越地说出口。

  只是程岳越发替萧烬安不忿,到底是当初谁将他谣传成这个样子!

  两人推让时,薛段忙着控制罗戈。

  唯有副将心不在焉,稍微能分出些神。

  副将听着屋外有脚步声传来,眼睛快速地眨了眨,他道声:“有人深夜造访。”按说外头没有开战的声音,这个前线指挥所,应当不会有谁前来才对。

  只觉来者不善。

  庭院里声音更杂,守卫兵士不敢拦阻这人,脚步更近!

  卫兵报讯道:“——朝廷监军太监持节问话,请大帅亲迎。”

  是上京城来了人。

  屋内几个各自对望,终究不明所以。

  程岳应对这些个太监经验丰富,把萧烬安和薛、段罗戈等,都先安排进内室,独自整了整衣冠去接见朝廷特使。

  这太监是皇帝身边的第二红人,名唤顺意。

  顺意曾在丽妃跟前当差,被丽妃举荐给皇帝,有手按摩的好功夫。

  使臣代表敬贤帝,程岳对着那使臣所持之节行礼。

  顺意公公笑吟吟道:“皇上圣意,老将军在外打仗辛苦,特免去将军叩拜,外头风凉,老将军与我进去坐下说话。”

  ***

  主屋又添了好几盏灯。

  顺意代敬贤帝询问了前线战况,说来时见到城墙残破,瓦剌驻扎城下,不知何时能退。

  程岳从不把军情随便告知太监,太监的嘴,比内奸还松。

  程岳更不能吐露,瓦剌王子就在里屋呢!

  他含糊道:“虽然仍有波折,但,陛下恩泽照耀四海,区区贼寇,剿灭只是迟早。”

  这话已足够让顺意听懂会赢。

  顺意眉梢见喜:“那咱家率先恭喜老将军了!”

  程岳拱了拱手,不动声色。

  顺意公公则是在恭喜之后,轻轻叹了口气,欢喜与忧伤之间的落差显著。

  程岳只觉图穷匕首见,不得不配合太监的表情,缓慢问道:“公公这是何故?”

  顺意哀叹,故作无事地收起话题:“无妨,想到些朝廷琐事。”程岳不想听,所以没追问。

  但怎知老头如此镇定?

  顺意有点捱不住了,还是又把话题狼狈地捡了回来:“老将军可知,这回你大祸临头了?”

  程岳连忙做出配合地失声:“此话怎讲!”

  眼见老头上钩,顺意这才稍微松了口气。

  他继续严肃地渲染气氛道:“我刚从阳和卫路过,听说世子用自生火铳撂了火儿术。他从儿时就深得陛下宠爱,陛下不惜借给他神机营历练。”

  “神机营您知道的,放眼四海九州,唯有我大虞能打造出这支神兵,就是个娘们儿拿到神机营的火器,也能把壮汉放倒。”

  顺意故意贴合程岳这种军中糙汉的身份,话说得糙。

  顺意感慨万分:“拿火器赢了火儿术,不算本事。可陛下不一定这么想。”

  “陛下必定以为……”

  顺意悄声说,示意程岳附耳过来:“老将军,您花甲之年,英雄上阵杀敌却没能取胜。世子刚过弱冠年纪,竟能勇冠三军。”

  “派出世子就能赢,单有老将军,就迟迟不胜。”

  “就算最后瓦剌军灭,老将军回朝,也许都不能洗刷陛下的疑虑,却让他人占得头功。”

  “老将军,您不值啊。”

  “……”

  这太监心思何其歹毒。

  程岳满心后怕,若非世子提前擒获罗戈,将罗戈献给自己释了疑。更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