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


  罗戈已成一道孤军。

  他要么死在大同城外,要么攻破大同,闯入中原腹心。

  程老将军当然有以死守城之志。

  但前提必须是,瓦剌援兵不到,萧烬安能将援兵死死地拖住。

  “大帅!”

  敌军炮弹击中程岳侧后方的掩体,掀起一阵强烈的气浪。程岳几乎站不稳当。

  身后副将连忙把人扶住,又被程岳推开:“不必!”

  老将军反而越发向前,痛骂为何不扶起大虞倒下的旗杆。

  副将连忙派人照办,又要劝程岳休息:“大帅连在城头站了十二个时辰,一日一夜,青壮年尚且支撑不住,恳请大帅以大局为重,三军不可夺将……”

  “旗不可倒!”

  老程岳根本没搭这茬,大骂那拴旗都没能拴正的小兵。

  “阳和卫距此只有百里,守军见不到大同战旗,士气必然大打折扣,给我把旗挂好!”

  “大帅,请您休……”

  程岳一掌推开副将,熏黑了的手指,指着百余里外:“小的让我摁在长城浴血奋战,整整三十六个时辰没叫苦,他还没给我添乱,我这个老的岂能先不中用?”

  “——你给我滚去督战!!!”

  “是、是大帅。”

  副将灰溜溜的去了。

  那世子自从来到军营,一改在上京的傲慢作风。人变得少有讥诮,听话,稳重。作战除了合理提出建议,其余时刻都是以程老将军为主。

  世子救过程老将军的家眷。

  程老将军对世子,向来不吝指教,也给足了他立功的机会。

  这一老一少,俨然已有忘年且过命的交情。

  副将目光投向阳和卫。

  那边同样是硝烟直冲云霄。

  谁知浓烟不但没随时间变淡,反而越来越密集了。

  百里之外的阳和卫。

  阳和卫关楼上空,几乎被铅灰色的乌云压垮。

  火铳与弓箭交替射击,响声完毕,马嘶长鸣,瓦剌人又倒下一排。

  这里脚下的长城同样在发颤……

  萧烬安稳稳端着支自生火铳。

  这支是传教士带来大虞,又经兵部改良过的,当今唯一一支无须引线的火器。

  他的这次出征,敬贤帝让他带走了神机营,萧烬安如愿以偿有了支重兵。

  半个时辰前,萧烬安拿火铳射死了罗戈弟弟的副将。

  他的眼睛布满血丝。

  纵使如此,他始终还在紧盯罗戈的弟弟,火儿术的动向。

  如今比起英俊,萧烬安五官早已被硝烟熏得看不出模样,神色更是堪称一声狰狞。

  他火铳的铳管来回移动。

  火儿术在瓦剌军阵里,也来回流窜。

  奉命守国与营救主将之间,双方拉锯了超过三天三夜。

  火儿术身先士卒,却始终没能跨过任何一座烽火台。

  砰地一声!

  弹丸击中火儿术的马匹,火儿术摔下马背。

  萧烬安的眉峰,在铳管之后略微抬起,未有得色,冷峻如同塑像。

  忽而长城又传来强烈的震感。

  仿佛地动山摇,萧烬安颅内神经都被震得生疼。

  他蹙眉,继续调整铳管的位置。

  段莽冲到萧烬安跟前:

  “殿下!瓦剌人缴获我军几门大炮!”

  “炮火配合弓箭,我们远少于敌兵,这段城墙怕难以保全……”

  萧烬安没有说话。

  烽火台又是一阵地动山摇。

  仿佛为了印证段莽的消息准确,炮弹直接砸在萧烬安跟前的城楼,大量尘沙溅起。

  段莽慌道:“我等向程老将军求助吧!殿下……”

  站在长城上,便会让人联想起生死,更知道自己所在位置的重要。

  萧烬安收起极短暂的感慨,放下铳管时,露出干裂的嘴唇,有血丝渗出。

  “如果罗戈死了,会有人来助我。”

  “可是城墙漫长,有些还不如北定门结实,总有守不住的方面,火儿术就闯进来了!”

  萧烬安因为这席话,眉梢收紧,然后又徐徐展开,最后目光落在段莽黑红的面孔。

  “你去点五百个轻甲勇士。”萧烬安再度举起铳管。

  目光和枪口移到烽火台的一侧,正是瓦剌火炮对准的地方:“就在那边城墙下等候。”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