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分功,刘海中的转变,近炸引信研制

emsp; 这玩意实在是太复杂了,即使有样本作为参考,李爱国也被构架里的各种逻辑关系,各种字符串弄得脑袋嗡嗡作响。

  不过辛苦一点,未来的利益也是巨大的。

  一想到在未来的大学校园里,讲师们拿着一本教材走上讲台,摊开来,说道:“现在咱们要学习的是编程的基础——《中文编程原理》,撰写者是李爱国。

  李爱国跟艾伦·图灵和约翰·冯·诺依曼被誉为计算机领域的三大奠基人。

  李爱国是高等编程的鼻祖,是将中文编程推向全世界的大功臣.”

  李爱国一时间嘿嘿嘿笑了起来。

  咳咳,想多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李爱国收敛了思绪,继续工作。

  周一下午三点钟,物资筹备处的组装室内,欢呼声一片。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快报告李副组长。”

  李爱国得到消息赶来,看到那枚近炸引信,一时间竟然忍不住激动的情绪,兴奋的跳了起来。

  那些研究员们虽然不清楚近炸引信的作用,但是看到李爱国的样子,就知道这肯定是了不得的玩意。

  一时间,欢呼声不断。

  农夫是在第二天的清晨得知研制成功的。

  “老师,昨天晚上我连夜对近炸引信进行了测试,并且让他们又造了几枚。”

  说着话,李爱国将十枚近炸引信摆在了桌子上,然后又把一份绝密档案递给了农夫。

  农夫接过来,打开档案,里面是李爱国手写的近炸引信说明书。

  农夫看不懂那些晦涩的设计,不过一行数据很快吸引了他的注意。

  “近炸正常作用率是衡量近炸引信优劣的重要标准。

  小美家的大眼睛V近炸引信的正常作用率为百分之八十,意味着有百分之八十的几率,近炸引信能够让炸弹在最合适的位置发生爆炸。

  而气象局生产出来的近炸引信,正常作用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近炸引信的有效探测距离是另外一个重要标准,指的是近炸引信能够探测并响应目标的最远距离,受引信的收发天线参数、工作波长等因素影响。

  大眼睛V的有效探测距离是八十米。

  而这批近炸引信的有效探测距离是一百米。

  也就是说加装了近炸引信的炮弹,在距离目标一百米之内时,随时能够爆炸。

  这也就意味着,即使炮弹不能直接命中目标,也会对目标造成杀伤力。”

  农夫仔细翻看,一边看,一边口中不停的大喊:“好!好!”。

  意识到近炸引信的作用,还忍不住手舞足蹈一番。

  助理还从来没有见到农夫的情绪如此激动,吓了一跳,连忙拿出一瓶药,递过温水请他送服了。

  服了药,农夫的情绪稍稍平缓一些:“爱国,要是真如材料上所言,你可是为咱们气象局,为整个军工事业立下了大功。”

  李爱国点头:“老师,您放心,这些数据是再三测试过的。”

  农夫知道李爱国的性子,将材料塞进档案袋里,叮嘱李爱国:“给你十分钟时间,你把材料和样品准备好,跟我到七机部走一趟。”

  李爱国这边将近炸引信装进木箱子里,农夫给七机部挂了个电话。

  “老陈啊,我给你小子搞了个好东西.咳咳,比当年的西瓜地雷可厉害多了,你会感谢我的。”

  挂掉电话,农夫整了整衣领子,大手一挥:“走,咱们去给七机部那帮家伙上一课。”

  李爱国差点笑出声来。

  没想到大佬也有顽皮的一面。

  七机部全称是第七机械工业部,在后期曾经负责航天工业,在这年月主要负责火药、弹药、炮弹的研究和生产工作。

  因为有了近炸引信这种跟炮弹有关的东西,不像上次那样去找专门的研究室,而是直奔七机部而来。

  轿车抵达七机部的时候,已经是上午九点钟了。

  农夫对这里很熟悉,带着李爱国和助理,兜兜转转,来到了一间办公室。

  办公室门敞开着,办公桌前端坐着一个年轻的秘书。

  这秘书一看到农夫,立刻站起身敬礼:“首长,您好,您好。”

  农夫摆摆手:“周秘书,老陈呢,刚才我打过电话了。”

  周秘书想了下:“今天下属的几个研究所和军工厂的领导和技术员在部里面开会,陈部长正在开会.”

  要是换成别人,周秘书肯定让等一会。

  但是面对农夫,他很快作出了决定:“这样,首长您稍等一下,我去请部长。”

  说完,便走了出去。

  过了不多时,一个身穿灰色中山装,胸前别着像章的中年人大步走过来。

  距离很远,中年人就伸出了手:“老李啊,听说你来砸场子了!”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