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老黑回来了,打渔队

,多不好意思啊。”周筱梦的脚在砂砾上拧了几圈,似乎要看看下面是不是像石河子那边一样有石油。

  晨光将她烧红的耳廓染成戈壁落日。

  “你啊.就在这里骗自己吧。”刘姐的手指头在她光滑的额头上戳了下。

  两人有说有笑的回了趟住处,端着搪瓷盆子准备排队打水,却发现今天的水车没有到。

  “不应该啊,现在已经六点多了,水车呢?”

  “还有.以往那些排队打水的人呢?”

  就在两人纳闷的时候,二厂的一个熟人笑着解释道:“你们还不知道吧,四厂的工程师们给水管加装了那啥电热,就算是最冷的天,水管也不会上冻了。”

  “呀,这可是大好事,咱们再也不用冒着寒风排队了。”刘虹兴奋的瞪大眼:“四厂的工程师们可是做了件大好事儿。”

  水龙头突突冒着清水,工人们、技术员们、战士们端着搪瓷盆子,只用花不到五分钟,就解决了以往需要半个小时才能解决的问题。

  *****

  正午的戈壁滩上,朔风卷着沙砾抽打在吉普车铁皮上。

  李爱国瞄了眼腕表,十二点三十分的指针在表盘上微微颤动。

  他熄了火,盯着五公里外221厂总厂方向腾起的尘烟。

  两根向阳花烟蒂碾进砂砾时,两辆军绿色车辆撕开热浪疾驰而来。

  “爱国同志,久候了。“李局长的吉普车尚未停稳,车窗里已探出半截身子。

  驾驶座后的三名警卫员腰杆笔直如枪,后方卡车上站着七八个精壮小伙。

  李爱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十条小猫鱼,李老哥,您还真是钓鱼高手。”

  “.”李局长沉默了足足五秒钟,看向警卫员:“开车!”

  车队呼啸而去。

  李爱国一脚油门踩下,吉普车跟着车队朝着戈壁滩的深处奔驰。

  一路上,老黑都在犯嘀咕:李局长怎么成了爱国的老哥了?

  不过老黑身为特殊部门的同志,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所以一路上把这些事情埋在心底。

  距离221厂最近的一条河是甘子河,这季节甘子河上虽然冻了一层厚厚的冰。

  李爱国下车的时候,李局长已经带着那帮子警卫员在河面上砸开了一个洞。

  两个警卫员用手把洞里的冰块捞上来,然后把两个钩放到湖水里,蹲在那等着鱼吃钩。

  “小赵和小王是警卫队里钓鱼水平最高的,李老弟,今天你就等着吃到美味的鱼吧。”李局长跟警卫员们找来干柴,升起了一堆篝火,一边烤火,一边等着鱼上钩。

  只是李局长的脸色很快就黑了下去。

  只见小赵和小王花了两个窝头,等了足足个把小时,鱼漂一动不动。

  “也许今天鱼儿都吃饱了.”李局长有点挂不住脸面。

  李爱国嘴角微微上扬,调侃道:“嗯,鱼儿是遇到打窝仙人了。”

  “啥是打窝仙人?”李局长一脸茫然,这还是他第一次听闻这个新奇的词语。

  “就是那种专门给鱼送饵料的好心人。”

  “.”李局长顿时语塞,感觉又被这小兄弟给调侃了一番,可看着这不争气的钓鱼成果,实在无从反驳。

  毕竟,这些警卫员们大多自幼便投身队伍。

  在艰苦的训练和任务中成长,压根没机会接触钓鱼这项活动,水平有限也实属无奈。

  “不着急,不着急.钓鱼要心平气和。”李局长一边抽烟一边安慰自己。

  他抬起头,却见到李爱国和老黑回到了吉普车旁,从吉普车的后备箱里取出了四个竹篓和几根钢钎。

  “李老弟,你这是?”

  “钓鱼!”

  李爱国说着话,沿着河岸找到了拐弯的地方。

  这里水流相对湍急,河面上虽然也结了冰,但只是一层薄薄的浮冰。

  李爱国毫不犹豫,迅速脱掉鞋子,挽起裤腿,一脚迈进了河水中。

  刺骨的寒意瞬间袭来,他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心中暗自叫苦:这河水里还真是够凉的啊。

  鸟为食亡,人为鱼冷,为了改善伙食,咱李爱国决定忍了。

  他从老黑手中接过竹篓,这竹篓是老黑特意找篾匠出身的工人制作的。

  大竹被剖成长长的“经向”篾条和稍短的“纬向”篾条,十字交叉编织成巨龙状的竹篓,分量特别沉重。

  李爱国双手吃力地抬起竹篓,河水湍急,脚下一滑,差点一头栽进河水里。

  就在这时,一双手从旁边稳稳伸过来,一把从后面高高举起了竹篓。

  李爱国回头一看,惊讶地说道:“李老哥,你怎么也下来了。”

  李爱国看到李局长把竹篓高举过头,把自己的脑袋从空格处擦着双颊耳边套进去,头在笼内,把水笼小心放在双肩上,他一时间竟然有点恍惚。

  这可是九局的局长啊。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