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 留学生达莎,

十多个名字,分布于各行各样,一旦出了问题,很可能有大麻烦。

  农夫的手指头在名单上敲了敲,缓声道:“暂时不处理,我会派专人监视他们,只要他们没动静,就可以置之不理。”

  老猫闻言先是一愣,旋即明白了农夫的想法。

  处于掌控中的棋子,随时都可以拿掉!

  一旦动了这些人,契卡会意识到这些人已经暴露了,那么他们还会想法安插更多的棋子。

  老猫并没询问代号005如何处理,很显然农夫肯定会把密码交给黑室进行破解。

  老猫处理完京城的事情,已经是二月底了,见李爱国还没回来,只能带着燕子和老黑重新返回了戈壁滩。

  1958年三月十四号,元宵节这天,李爱国终于重新踏上了京城土地。

  踩着熟悉的土地,呼吸着熟悉的空气,耳边想起熟悉的语言,李爱国悬在半空中的那颗心总算是落了地。

  从来没有离家远游的人,是不能理解在外面,对家里牵肠挂肚的感觉。

  “亲爱的爱国哥哥,这里就是京城啊,真漂亮。”达莎乌黑的大眼睛环视一圈,小脸上写满新奇。

  这姑娘对一切都感到好奇,一会跑到售报亭,一会又好奇的打量大幅标语。

  达莎金发碧眼的摸样,很快引起了站台上乘客们的注意,有好几个戴着红袖箍的同志眼睛紧盯着她。

  “爱国,你还是尽快把这姑娘送到京城大学吧。”邢段长拎着沉重的箱子下了车。

  “回去后,我就带她去京城大学报道。段长,咱们先回机务段吧。”

  返京第一件事,就是去机务段报道,这是李爱国的老习惯了。

  因为要带着达莎,没有办法扒火车了。

  李爱国和邢段长不得不等了半个小时,才等到一辆前往机务段检修的火车头。

  开火车的司机看到李爱国带着一个外国姑娘,虽觉得奇怪,但是碍于邢段长在旁边也没敢问。

  回到机务段里,做完一套流程。

  李爱国又把安德烈送来的那些礼物,还有在莫斯科购买的礼物,交到相关部门审验。

  皮裘大衣,鱼子酱,礼帽,布拉吉.这些礼物虽然贵重,但是也符合规矩,很快就还给李爱国了。

  唯独那把金枪,让审验的同志做了难。

  他们还真没见过这玩意。

  “是不是真金的啊?”一个小伙子不由得把枪口放在嘴边想要咬一口。

  “你干什么呢!这玩意咬掉了,把你卖了都不够。”主任连忙拦住了他,歉意的冲着李爱国笑笑:“同志,请你先等会。”

  “没关系。”

  主任呼呼摇动电话,询问了上级部门,上级领导听说是把金枪,也懵逼了,这玩意算是枪支还是黄金呢?

  得,继续上报吧。

  一把金枪的事情,就这么层层上报,最终出现在了一位领导面前的文件中。

  “司机同志得了把金枪?他倒是个有大本事的啊。”

  领导在批文上写道:“礼物是情谊的象征,跟黄金管制政策并不冲突。”

  有了批文,李爱国才算是拿回了金枪。

  当然了,李爱国并不清楚事情闹得那么大,即使知道了也不在意,因为他此时正忙着当散财童子呢。

  老毛子的鱼子酱还真不值钱,安德烈送了几十盒,李爱国分给了曹文直一盒,白车长一盒,又给武装部牛部长送了一盒。

  周克是自家兄弟,得了两盒。

  当然了,为了避免避嫌,李爱国都是放在盒饭里送出去的。

  邢段长看着李爱国往饭盒里鼓捣鱼子酱,笑道:“你小子越来越成熟了。”

  “那都是跟段长您学的。”李爱国眨巴眨巴眼。

  邢段长看着自己面前的两个饭盒,不再吭声了。

  段里面的几位主要领导也都收到了饭盒。

  下午的时候,李爱国带着达莎去了一趟刘国璋家,送出了两盒鱼子酱和一件女式裘皮大衣。

  师母看到裘皮大衣,眼中说不出的喜悦,她是大户人家出身,年轻的时候,经常穿金戴银。

  后来为了支援街头上的活动,把那些金银和绸缎衣服全都卖了。

  解放后,为了响应上级勤俭节约的号召,师母平日里的衣服都很朴素。

  师母拿着裘皮大衣有些舍不得放下。

  “喜欢就留着吧,这是爱国从国外带回来的,已经备了案,不会有麻烦。”刘国璋笑道。

  师母这才把大衣收下。

  她很喜欢金发碧眼的达莎,拉着达莎的手说东说西。

  刘国璋见她真情流露知道她想起了那个女儿。

  刘国璋把李爱国请到书房内,笑道:“这次出差辛苦了吧?”

  “辛苦倒算不上,老毛子那边有专门的工程师和工人,我只负责帮忙规划。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