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卫兆安的罪行,李爱国的保鲜手段,

包。

  临时工们因为拿了高工资,都显得格外仔细,每一根香蕉都轻拿轻放。

  观察了一阵子,感觉没有别的问题。

  李爱国骑着自行车,来到了羊城公安局。

  “同志,我约了你们治安队的陈队长,麻烦通报一下。”

  给门岗同志递出一根烟后,李爱国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门岗的目光在李爱国身上扫过。

  毛呢中山装,四个兜,胸前别着铜制像章,脚上穿的是油光锃亮大皮鞋,看上去是个体面人。

  “请稍等。”

  门岗敬了个礼,转过身回到岗亭里拿起了电话。

  片刻之后。

  他跑了出来,打开了侧门。

  “同志,陈队长的办公室在一楼的第三间,请那边走。”

  在门岗的指引下,李爱国来到一扇油漆斑驳的木门前,在门上敲了敲。

  等到里面有了回应,李爱国推开门走进去。

  “老陈,今儿有点事要麻烦你了。”

  陈队长面对开门见山的李爱国,也没摆架子,直接关上办公室的门,请他坐在椅子上。

  李爱国把昨晚上从卫兆安身上搜到的介绍信,递给了陈队长。

  “老陈,麻烦你查查这个人。”

  “萝卜章?”

  到底是老公安,一眼就看出了介绍信的端倪。

  “确实是萝卜章。”

  李爱国点点头,将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

  “据此人解释,他是偷了别人的衣服,所以才被人抓,我觉得那衣服应该穿在女同志身上。”

  闻言,陈队长的脸色严肃了起来。

  “卫兆安好像有点眼熟。”

  陈队长从抽屉里摸出一摞资料,摆在了桌子上,一张一张翻找起来。

  这些资料上都写有‘协查通报’的字眼。

  这年月条件简陋,协查通报并不是制式的铅印文书,而是由复印纸手写而成,就跟打印机普及之前会计用复写纸记账一样。

  复印出来的通报邮寄给兄弟单位,手写的那张作为存底,存放在档案柜中。

  唯一不同的是,书写通报的同志,在每个通报的上面,还按照制式格式,写上了协查通报的编号。

  下面盖有当地公安部门的红戳戳。

  协查通报上的嫌疑人所犯的罪行五花八门,从违法乱纪,乱搞男女关系,到具备某种嫌疑,不一而足。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嫌疑人已经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了。

  这年月系统没有联网,户籍制度也不完善,有很多人犯了事儿,跑到偏僻的地方躲起来。

  有些运气好的,跟当地人结婚,借用别人的身份办理证件,从此改头换面,说不定真能躲一辈子。

  只不过有了这些协查通报,这些人一辈子都要在惶恐不安中渡过,这何尝不是一种惩罚。

  迟到的正义,也好过没有正义。

  陈队长翻了几张协查通报,从通报中抽出来一张。

  “找到了,我说这名字这么耳熟呢,原来是个重犯。”

  “重犯?”

  李爱国接过通报看了起来。

  通报是西北某农场保卫科对全国发出的。

  具体内容是,去年冬天,农场道路被大雪封路,卫兆安趁着夜色,摸进了隔壁宿舍里,将五个女孩子祸害了。

  为了防止那些女孩子跑到农场保卫科报案,卫兆安把女孩子的衣服都带走了,随后跑到食堂里,将干粮席卷一空,扛着衣服和干粮消失在大西北。

  因为大雪封路,农场保卫科得知案件发生已经是五天后了,他们组织了大量人员追查卫兆安,却没有抓到。

  鉴于那些女孩子身份特殊,案件影响太过恶劣,所以农场保卫科对各省发布了协查通报。

  拿着协查通报,李爱国皱起了眉头。

  “这货从大西北跑到这边,怎么连名字也不改?胆子还真够肥的啊。”

  “呵,爱国同志,这也怪不得他如此大意。”

  陈队长将协查通报拍拍啪啪作响,“仅仅是今年,我们已经收到了七八十份协查通报,压根没有力量组织人员进行排查。”

  “也不怕你笑话,以往那些被抓的人,都是因为表现出了某种异常,被当地群众发现了端倪,扭送到了公安机关。”

  李爱国顿时明白了,点头道:“他要是换了名字的话,很可能在跟老乡交谈的过程中,因为名字生疏,引起别人的注意。”

  “没错,就是这个道理。其实现在跨区域检查还是很严格的。

  卫兆安能从大西北跑到咱们这里没有出事儿,由此可见他是个胆大心细的家伙。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