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第251章 开棺(加更)

多少钱啊。”李爱国忍不住咂咂舌头。

  这时候,一直没吭声的张瑞德气愤的说道:

  “别提了。

  敌人知道大势已去,拼命从民间搜刮财富,搞了个《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

  强迫居民和城中商户用银元,外币,黄金兑换金圆券。

  通过金圆券来收割老百姓。

  通货膨胀十分严重,五十块金圆券,只能买到一盒火柴。

  当年,我所在的那个商行,就是被这种方法搞死的。

  老东家几十年的积蓄,换了一堆废纸。”

  周克诧异道:“不换不成吗?”

  “不换?”

  张瑞德上下打量周克哈哈笑:“你们这些外省人知道什么,敌人都是带着乱兵上门的,谁要是敢不换,当场给你突突了。”

  机务段里的同志大部分都是解放后从外省调来的。

  张瑞德称呼一句外省人,也没有错。

  李爱国也听得目瞪口呆。

  在后世,都说海那边发展得好,很快就成了亚洲四小龙。

  可是没有人提及,当年他们掠夺走了426万余两黄金。

  这只是明面上统计的数据。

  真实的数据恐怕远超数倍。

  牛部长早就听说过这些事情。

  冲他们摆摆手:“好了,别扯了,找到了档案,咱们赶紧去挖墓。”

  “你们要挖墓?”冯大爷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外。

  他正在抽烟袋锅子,听到这话,手头一松,烟袋锅子掉在了地上。

  他连忙捡起来,擦去烟嘴上的灰尘,瞪大眼道:“同志,落土为安,为何要因为人世间的事情,惊动死人呢?”

  “惊动?”周克早就对他不满,站出来,指着围墙上粉刷的白字‘破除封建迷信’,说道:“老同志,您说说,这几个字是啥意思。”

  冯大爷愣了一下,突然苦笑摇头。

  “哎呀,人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了,年轻娃子,你提醒得好。”

  “你们既然拿到了档案,又有上面的指示,就自己去找吧。”

  “我年纪大了,走不动道了。”

  说着话,老大爷缓缓回到值班室,坐在破椅子上,吧嗒吧嗒的抽起烟袋锅子。

  周克年轻气盛,当即就想冲出屋子,抄起锄头去橛坟地。

  却被李爱国拦住了。

  “别冲动。”

  李爱国缓步走到老大爷跟前,缓声解释:“老同志,不是我们对死人不敬,而是这个坟涉及到一件迪特案子,还希望你能够理解。”

  “抓迪特啊.你早说啊。”冯大爷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本来干枯的脸上,竟然浮现出几丝血丝,就好像瞬间年轻了十来岁。

  “走,我带你们去。”

  冯大爷走起路来也虎虎生风。

  他抄起一根铁锹,带着几人就出了门,往公墓深处走去。

  牛部长是个心细的人,一路不时同老大爷攀谈,很快就搞明白了原因。

  老大爷姓冯,年轻的时候也结过婚。

  对方是个东山大妞,因为喜欢穿一身白色大襟衫,被街坊邻居戏称为白娘子。

  婚后,白娘子为他生了个两个孩子,两人靠着在街头卖糖炒栗子为生。

  世道艰难,日子虽然过得辛苦,有老婆孩子热炕头,也算是幸福。

  一九四五年,鬼子败退,敌人的第三集团军接管了京城的警备治安。

  那些日子京城局面混乱,各大军阀往来不段,京城人心惶惶,很多居民都躲在屋里。

  冯大爷为了多挣点钱,让白娘子躲在家里,他依然冒险出摊。

  一日,冯大爷遇到了贵人,挣了两块大洋,兴冲冲的跑回家。

  媳妇儿和孩子没有像往常一样出来迎接他,屋门半掩着。

  冯大爷心里咯噔一声,快步冲进屋,只是一眼就瘫倒在地上。

  两个孩子倒在血泊中,白娘子吊在房梁上,身上的那身白衣污秽不堪,光着脚丫。

  邻居大娘告诉冯大爷。

  有一小队乱兵在他家门前经过,正好碰到他媳妇儿倒马桶,觊觎白娘子的姿色,就冲进了屋里。

  白娘子宁死不从,最后屋内传来了一阵枪声。

  冯大爷的第一个念头是为白娘子报仇。

  可是当时的地方治安员,一听说是乱兵所为,压根就不管。

  冯大爷咽不下这口气。

  在糖炒栗子里下了砒霜,送到了乱兵的兵营,毒死了十几个乱兵。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