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

看着孟盈盈:“你最好祈祷他们没跑,否则你这个同党罪过可就大了!”

  孟盈盈吓得一抖,吞了吞口水,盯着院门上的大窟窿,也不知该祈祷他们在家还是不在。

  不一会儿,侍卫们将陈家搜了个底朝天后走了出来:“嬷嬷,家里没人。”

  孟盈盈狠狠松了一口气。

  钱嬷嬷一瞪眼:“去问问陈家的街坊邻居,他们到底去哪儿了。公主要的人,掘地三尺也得给我找出来!”

  “是!”侍卫们领命而去。

  钱嬷嬷放下车帘,冷冷看向孟盈盈:“别高兴得太早。他们要是敢逃,你就等着跟老婆子回京向公主请罪去吧!”

  孟盈盈狠狠瞪了钱嬷嬷一眼,放心地靠在车厢上不理睬她了。

  很快,附近几户人家都被侍卫问了个遍,谁也说不清陈君迁和沈京墨究竟去了何处。

  “小陈大人这些日子东奔西跑画地图,谁知道他在哪座山上呢?”

  钱嬷嬷听完气都不打一处来:“留下几个人在这儿守着,其他人去附近山上找,我就不信他们能躲一辈子!”

  与此同时,永宁县以东的野狐岭里,陈君迁一手牵马,一手抓着沈京墨的手,来到了一座隐匿在崇山峻岭中的小木屋前。

  第65章 正月十七 “生辰快乐”

  野狐岭山势险峻,南北延绵数百里,因山高林密,平日里少有人来。

  来到小木屋前,陈君迁去栓马。

  沈京墨回头看了一眼他们来时的路,此时天色尚早,晨雾还未散去,那条并不显眼的小径延伸向蒙蒙雾气里,很快就看不见了。

  “来吧,”陈君迁将马栓好,取下马背上鼓鼓囊囊的背囊,过来牵她的手,“进去看看。”

  木屋大概有些年头了,陈君迁两只手都占着,用脚去把门顶开时,厚厚的木头门板发出“嘎吱吱”的皱响,听得人牙酸。

  沈京墨抿了下唇,对屋子里的样子不抱期待。

  可等她走到屋里,却发现其中陈设简单而温馨,一张不算太大的小床,一个圆圆的木墩做成的桌子,周围还有三个更小一些的矮木墩充作板凳,窗户也是小小一个,以至于屋里有些昏暗,白日里也须得点灯才能看得清。

  最重要的是,床上有枕头被褥,桌上有碗筷茶壶,地上墙上连一点蜘蛛网也不见,明显最近才打扫过。

  沈京墨站在门口,痴痴地环视一圈,一时怔然。

  陈君迁把行囊放在床上,铺开厚厚的被子,把水囊和一早准备好的点心果子放到桌上,点起了蜡烛。

  温暖的烛光把小小的木屋照得黄澄澄一片。

  做完这一切,沈京墨还在门口傻站着。

  陈君迁笑着朝她走来,拉过她的手往桌边走去,按着她的肩坐下来,自己抱过一个圆木墩子坐到她身边:“怎么样,喜不喜欢?”

  沈京墨心里始终放不下钱嬷嬷来验身这件事,做什么事都兴致不高,但见他一脸兴奋之色,她不想让他扫兴,努力笑了笑:“喜欢。”

  陈君迁看得出她心事重重,顿了顿,取来一小块糕点送到她嘴边。

  沈京墨没胃口,摇了摇头。

  陈君迁又往前送了送:“吃一口,甜的,吃了会变开心。”

  沈京墨只好咬下一小块来,咀嚼了两下,突然顿住:“荔枝糕?大人不是说这季节没有荔枝吗?”

  “你爱吃我就弄得到。”陈君迁瞧着她眼里的光彩,把剩下半块递给她,坐在一旁看她吃。

  沈京墨继续吃了两口,心情似乎的确变好了些,见陈君迁盯着自己看,她不知为何竟觉得脸上发烫,忙从碟子里拿起一块荔枝糕塞给他。

  陈君迁没接,张开嘴,从她手上叼走荔枝糕,牛嚼牡丹似的咀嚼了几下就囫囵个咽了下去。

  沈京墨忍不住露出几分嫌弃:“大人这样吃,能尝出味儿来么?”

  “甜的呀,”陈君迁边说边抓住她正要收回去的手,轻轻舔过她沾染了糖霜的指尖,“特别甜。”

  沈京墨剜了他一眼,红着脸把手抽了出去,眼眸微垂:“大人别逗我了。”

  眼看什么法子都不能让她转移注意,陈君迁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把她抱到自己腿上来。

  沈京墨没有丝毫抗拒,乖顺地靠在他肩上,手指无意识地勾弄他的衣摆。

  陈君迁理了理她的发丝:“还在担心那嬷嬷的事?”

  她点头:“钱嬷嬷是宫里验身的高手,就算我按着孟三小姐说的那些法子去准备,也不可能逃过她的眼。”

  所以他们必须圆房,而且要尽快。

  一想到这个,她就觉得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陈君迁挠了挠眉,想了一会儿:“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孟三小姐说的那些法子并不都对。”

  沈京墨一愣,抬起头来看他:“大人这是何意?”

  陈君迁认真看回她:“我没和你说过,我娘不只会接生,也会看些女人病。我记得她说过,女子有没有和男子同房过是看不出来的,哪怕圆房时没有落红都是正常的。我猜孟三小姐说的话不可尽信。至于那些夫妻才彼此了解的问题……”

  他清了清嗓子,尴尬地看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