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

插话。

  一说起这个,她就觉得高兴。他们开春种的十几窝寒瓜,都活下来。而且因为打理得细心,每根藤上都结了一到两个瓜。

  虽然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陆陆续续烂掉好几个,最后也剩下近二十只。就是大小不一,最小的估计跟吃饭的碗差不多,最大目测得有十斤重。

  但第一次种,能有这样的成果已经很不错。慢慢积累经验,往后便能弄得更好。

  郑青云记着陈秀兰的话,戴上草帽到地里绕一圈,干脆把最小的两个瓜抱回来。

  “咚”一声响,两只绿皮寒瓜落入井里,溅起大量水花,沉浮一会儿,终于漂在水面上。

  井里的水从地底冒出,加之上方建着棚子,照不到太阳,一直都是凉凉的。刚抱回来还热乎的寒瓜,经井水泡过,也带上凉气。

  别看这瓜小,但里面的瓤子也是红艳艳的,汁水虽不多,但甜味不淡,在炎热的夏日,吃上一块正好。

  瓜熟得挺好,郑青云翌日便把大的那批都摘下,趁早拖去县城。

  路上,还有赶早集的人问他,看那不停吞咽口水的模样就是想吃的,但一听要七文钱一斤,就打消念头。

  到得县城,租好摊后,根本不用怎么吆喝,便多的是人来问价。县城的人多数不差钱,既来问,基本上都不会空手而归。

  卖寒瓜的摊贩本就不多,即便郑青云摊位上的瓜大小不一,不太好看,但他比别家卖的便宜一文,不多时便将十五只瓜全部卖出。

  最后拢共赚得五百零七个铜板,可比卖菜划算得多。可惜这东西没有蔬菜好成活,而且结过一茬再就没有,不然倒是可以把整块地种满。

  不过多留些种子,明年再添几行还是没问题的。

  摇风打扇,吃瓜纳凉,山里夏日渐浓。

  方竹的肚子越来越大,连带着腿脚都有些肿胀,郑青云日日都要帮着揉捏。

  许是天气燥热,她的胃口也没有之前好,饭量大减。陈秀兰只能变着花样做好吃的,一顿用不了多少,便多做几餐,总不叫她和满满饿着。除此之外,她的脾性也变得古怪,常常因为一句话、一点小事,就要跟家里人呛声。过后又自责不已,愧疚地抹泪。

  不过都知道她是因为怀孕的缘故,也没人责怪,只剩心疼。

  幸好八月很快来临,离满满出生的日子越来越近。郑青云早早跟稳婆和郎中打过招呼,也不再往县城跑,连鸡蛋都是托秦大柱去卖。

  与此同时,地里的庄稼该收获。方竹身边离不得人,郑青云干脆花钱在村里请了两个手脚麻利、老实本分的汉子帮忙。

  这日晌午,他还在地里弯腰割稻谷,突然便听田埂上方桃焦急地呼喊:“姐夫,快,快回家!要生了!”

  郑青云顾不得跟两个帮工嘱咐一二,扔下镰刀就拔腿往家里狂奔。一阵风似地穿过田野,方桃铆足了劲儿地跑,也还是被远远落在后边。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