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

读到了这句话。

  主动的轻吻在下一秒落到了晏沉的嘴边,是最好的嘉奖。

  ****

  晏沉与谢濯玉来到雁回城的第五日清晨,岐山的迷雾终于全部消散——这意味着,守剑之阵已经彻底失效。

  雁回城的人向岐山方向望去,可以隐约看见缥缈云海中的剑影。

  这一潭平静了许久的水终于沸腾,无数人争先恐后地奔向了仙剑所在之地。

  有人想瞧热闹顺带捞点好处,有人对仙剑势在必得。

  进入万仞山脉后,一众修者很快就发觉不对劲。

  先是有人走着走着突然就与同伴失散,有人兜兜转转走了许久回到原地,后是夜里许多人遭到未知的袭击,求救讯息不断传出。

  但等他们的同伴好不容易找到讯号来源时,却发现那里空空如也,别说人影,连人出现的痕迹都难寻。

  那消失的雾气在第二日黄昏卷土重来,却不再像之前单纯的阻挡人前进。

  修士们发现,只要接触浓雾超过半个时辰,身体内的灵力就会运行滞涩。若是身处雾气浓郁之地,丹田内的灵力甚至会不断流失。

  有人试着去吸收空气中的灵力,却惊恐地发现体内灵力非但没有补充,反而流失得更快。

  很快,一些实力不济的修者就灵力尽失,彻底变得与凡人无异。

  再然后,他们就在夜里悄然消失了,好像从未存在过。

  大宗门也没有幸免。

  有人提议让某些弟子先行撤出,却发现来时的路已经消失在浓雾里。

  几批派出去寻路的弟子音讯全无,没有一个回来的……他们被雾吞噬了。

  原本还明争暗斗的各宗门不得不暂停争斗,联手共进,一同寻找破局之法。

  很快,他们便得出了一个结论。

  万仞山脉的这片区域已经被不知名的力量圈成一个小型秘境。

  而那力量之源,九成就是那柄仙剑。

  他们若想离开,就一定要有人让仙剑认主。

  后退的路已经消失,他们只能往雾气更淡的中心区域去。

  等到岐山脚下时,各大宗门都折了不少精英弟子,损失惨重。而那些组队而来的散修们更是见不到了。

  灵力得不到补充,甚至还在缓慢流失,用一点少一点。之后抵达山顶还有一场苦战,现在是半点都浪费不得。

  他们只能放弃御剑的想法,一步一步沿着山道往上爬。半山腰过后,山道也逐渐消失,想继续往上就得紧贴峭壁走,一着不慎就是跌落深渊摔得粉身碎骨。

  这些实力强劲留到现在的人不全都是苦修至今的,也有家世显赫养尊处优之辈,自然吃不得这种苦头。是以,漫长的队伍里不时响起了抱怨之声,越到后面越是频繁。

  等到所有人登上山巅之时,又已是七日后。

  岐山山巅不甚开阔,一众人所立之处往前不到百步便是云雾缭绕的悬崖。

  一片怪石中,但见一柄灵气四溢的剑插在正中。周围的地尽是裂痕,想是当时仙剑自云端坠落所致。

  原还聚在一起的仙门骄子不动身色地远离了身边的人,与同门站到了一块,泾渭分明。

  气氛渐渐紧张起来,一股火药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此番出发之前,各宗高层大能经过商讨,约定不可出手。

  至于仙剑归属,那便看各宗尖子的本事,能者自然夺而拥之。

  一片鸦雀无声,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率先出手,只是悄悄打量着可能会成为自己对手的人。

  今日不是宗门里的友好切磋,没有见好就收的道理。要想夺得仙剑,就得拼尽全力使尽手段。

  剑拔弩张之际,却见一个握着灵鞭的金色身影突然站了出来,鞭子袭向了对面那个宗门的某个瘦弱弟子。

  他这一举动如同一颗石子,咕咚一声投入湖中,彻底打破了平静。

  一众人皆召出了各自的灵器,或主动或被迫参与进这场厮杀。

  不多时,这片山巅已经沦为战场。所见之处皆是刀光剑影,各色灵力你来我往,几乎要将昏暗的天映亮。

  从清晨到日暮,混战终将落幕。

  有人根骨尽废,有人断手。有人重伤,有人丧命。

  晌午过后,交手的人便只剩下青云宗与碧灵宗两派之人。

  ****

  傍晚时分。

  沐如风狼狈坐在地上,持鞭的右手软趴趴地垂在身侧。而染了血的灵鞭已经脱手,静静地躺在不远处的地上。

  他眼神恨恨地盯着面前的少女,一脸不甘:“若非我手前些日子受了伤,岂会输你!”

  扎着马尾的青裙少女反唇相讥:“沐如风,你就接着死鸭子嘴硬!这仙剑今日便是我师兄的,你们与我们青云宗争就是自不量力!”

  “青云宗都多少年没出一个厉害的剑修了,若非数百年前的那位剑仙,这第一宗的位置早该换人坐了!”沐如风翻了个白眼,声音尖锐,“你那好师兄孟朔都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