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周志良

  时光回溯至庆功宴的那一刻。

  在东县平山街道侨胜南路 2 号,东县公安局二楼的法治大队案件审批室内,陈德志悠然自得地翘着二郎腿,口中叼着烟,身旁放置着一杯热气腾腾的浓茶。

  无奈,今天他值班,注定要在这漫漫长夜中坚守。

  所幸的是,今日辖区内各派出所呈批的案件数量寥寥。

  到现在为止,仅呈批了 5 起刑事案件与 7 起治安案件,加之陈德志能力尚可,不过几个小时,便将这些案件处理妥当。

  说来也巧,他前几年一直在黄埠派出所工作。然而,那里距离县城路途遥远,车程长达一小时之久。

  后来,好不容易盼到轮岗交流的契机,他数次找寻局领导,总算轮岗到县公安局的法制大队,能在家门口上班,那种惬意之感溢于言表。

  但令人诧异的是,他对黄埠派出所似乎毫无半分好感,但凡黄埠派出所呈批上来的案件,他总要挑出些许可有可无的问题,将其退回,要求重新补充修改,而后再慢条斯理地进行审批。

  在人家黄埠所急的不行的时候,拖上三两个小时,才不情不愿的审批通过。

  正当陈德志惬意地斜躺在椅子上,吞云吐雾之际,办公室的门被猛然推开。他满心愤懑地转过头,刚想问谁那么没礼貌时,周志良的身影便映入眼帘。

  周志良,现年 45 岁,来自惠市。他身高一米八有余,身形清瘦,留着利落的寸头。原是惠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副支队长,今年年初调任东县公安局任常务副局长,分管刑侦、禁毒、经侦、网监、警保、法制等重要部门。

  在东县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堪称第三把交椅,其上仅有副县长兼任的局长以及政委。

  而且,他正值壮年,在其他局领导平均年龄五十多岁,他才四十出头。更有传闻,他的后台乃是惠市的副市长兼公安局长。

  背景强大,毋容置疑。

  所有人都认为,东县副局长一职不过是他的一块跳板,下一步他或许会前往其他县局担任政委,亦或重返刑侦支队担任支队长。

  陈德志赶忙起身,趋步向前迎接,“周…… 周局,您怎么来了?” 言罢,迅速掏出一根芙蓉王递过去,并谄媚地为周志良点燃。

  周志良斜睨了他一眼,平静地说道:“今天我值班,我不可以下来看看?”

  他已经听很多人说过陈德志是个欺软怕硬、人品不行的主。

  特别是底下的派出所,每次上来向自己汇报工作的时候都会吐槽几句陈德志鸡蛋里挑骨头的臭毛病。

  虽说心中不喜,周志良却也未曾过多苛责陈德志。虽说其作风不正,但他鸡蛋里挑骨头这一毛病在法制大队倒也并非一无是处。

  法制大队的职责主要有:1、负责全局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的审核;2、办理听证、行政复议、国家赔偿案件;3、受局长委托参与行政诉讼活动,代理行政诉讼案件;4、参与研究、处理重大、疑难案件,提出法律意见和建议;5、对本局执法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指导;6、组织开展全局执法质量考核评议、执法检查、个案调查、执法过错责任认定等内部执法监督工作;7、组织民警开展法制学习培训,提升全局民警的执法水平和整体执法质量;8、开展本局公安法制调研;9、负责信访接待和答复。

  我们听闻过诸多冤假错案,其中不仅办案民警难辞其咎,负责审批案件的法制民警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以说工作中除了完成工作本分之外,每个人的角色定位可能都不大一样。

  有些是人的善战的狼,镇山的虎,忠诚的狗,远见的鹰。

  还有些人是墙头的草,害群的马,干饭的桶,搅屎的棍。

  或许有人会说这太夸张了,绝大部分都是普通的打工人,这也没错,在私企比较少遇见这种情况。

  但如果是在体制内的话,那可真是百花齐放,奇葩特多的场面。

  特别是在平均年纪较大的单位内,这种情况更是常见。

  有人问至于么?体制内不就是比较稳定而已嘛?

  对啊,这就是原因,稳定嘛。

  饭碗是铁的,奈何有些饭是馊的啊。

  只要不违法犯罪,你就作呗,反正你到退休了,才会给你一个四级主任科员。

  于其唯唯诺诺辛辛苦苦顶着一级科员的头衔干活,还不如直接做单位的二把手。

  毕竟,只要你不想升职,你就是单位的二把手。

  所谓的无欲则刚,或许就是这样吧?

  但前提是你千万不要有软肋。

  存在这样情形原因有很多,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所以回归正文。

  陈德志谄笑着说道:“欢迎周局下来指导工作,正好我也有工作情况需要向周局您好好汇报。”

  周志良摆了摆手,“工作情况你就向你的大队长报告就行了,他会汇总向我报告。”

  吃了一瘪的陈德志只能尴尬的点点头,周志良没有丝毫在意,他想要的是政绩,是成果,底下人心里面怎么想,与他无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边抽着烟,边指着电脑屏幕,直接下令,“你看看黄埠所是不是呈批了一个绑架案上来,速度。”

  “好的好的。”陈德志屁颠屁颠的打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