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想想就刺激

  《黑衣人》的特点,是把严肃的科幻题材拉回轻松的日常。

  虽然是部科幻片,但电影里的剧情都是基于现实的。

  外星人和地球人的冲突,你可以代入原住民和移民的冲突。

  像香港、纽约这种国际化大都市,每年都有无数人前来寻梦。

  原住民和移民之间,自然不可能一团和气,必然有各种矛盾冲突。

  原住民对移民常常是各种看不顺眼,趾高气昂,冷嘲热讽,也就是所谓的地域歧视。

  地域歧视的本质是社会发展不均衡,发达地区的人属于先上车的,他们巴不得把车门焊死,以防止后来者抢走他们的饭碗和福利。

  搞地域歧视的,往往是在城市里混得不怎么样的底层小市民。

  他们本身没什么能力,却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他们靠着投胎得到了还凑合的待遇,自然害怕新移民会抢走他们的福利,所以就会搞歧视,想用这种方法把别人挤走。

  至于富人,他们平等地歧视每一个穷人,管你是城市的底层,亦或是乡下的农民。

  比如撕葱就说过“都9012年了还有没有出过国的沙雕”。

  在《黑衣人》中,外星人来了地球也要办理入境手续,必须好好工作,才能拿到身份证。

  中二机构MIB则是移民管理局,一派“官僚机构”作风,门卫大爷永远淡定看报,所有探员都是加班社畜,俨然是一部日常职人剧。

  与此同时,《黑衣人》又是经典科幻设定大狂欢。

  蝴蝶效应、时间旅行、外星人、第一次接触、星际战争、异形大橘猫……网罗一切幻想,集合一切刻板中二印象,又全部推翻。

  外星人题材是三流都市传说?不,很严肃,地球上有专人管理。

  MIB这样的机构很酷?也不,探员们都是普通公务员,为抓非法移民焦头烂额,日常遭人白眼。

  这样的解构使得观众的观影体验变得非常轻松。

  又因为是陈龙主演,所以谐趣风格是少不了的。

  杨叶又用《ET外星人》卖了一波情怀。

  等于说是在保持陈龙风格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加法,整体观看还是不错的。

  在视觉上,加入了千奇百怪的外星人和炫酷武器。

  MIB的武器很酷,清一色银色流线型全金属外壳,略带蒸汽朋克复古风,大到霰弹枪大小的量子炮,小到一根记忆棒。

  著名道具“记忆棒”是个悲伤的武器,既对别人使用,也对自己使用。

  它无数次现场救急,抹掉目击者记忆,隐藏外星人的存在,但是,当一位黑衣人退役,他也要把记忆棒对准自己。

  外星人的设定更是多种多样。

  老绅士毯子一掀,里面是外星人举着人类脑袋。

  套着人皮的蟑螂外星人,藏在大脑里的外星王子,茶水间的外星人社畜,藏在邮局里自动分拣信件的多手外星人……每种都过目不忘。

  最后就是去人类中心化,格局打开。

  电影里有一段著名的台词:“1000年前,人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500年前,人们认为地球是平。

  15分钟前,你认为地球上只有人类。

  我们习以为常的真理,不一定是对的。”

  虽然是喜剧,但还带着一点淡淡的哀愁。

  成为黑衣人,可以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看到遥远的星系,认识来自宇宙尽头的生命,代价是放弃普通人的身份,孤身一人。

  入职的时候还有誓词:“这身制服是你最后一身衣服,对世界来说你不存在,你的名字是无名氏,沉默是你的语言……”

  电影的最后,镜头穿越无垠宇宙,观众们惊讶的发现,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乃至整个宇宙,不过是大千世界的一颗弹珠。

  陈龙的电影往往不注重剧情,故事只是串连起打斗动作的线索。

  这次加上一个幽默和时髦的故事后,观感大为提升,现场的片商们一致看好,认为票房大有可为。

  于是,电影放映一结束,各国片商就争先恐后地抢着签合同了。

  发行这一块,都是施南笙在弄,就用不着杨叶操心了,一行人又回到了香港。

  杨叶之前说回来之后拿《无双》的剧本给张国容看,说完就后悔了。

  因为他只是不想让张国容去拍《春光乍泄》,就随手弄了一部《无双》给他拍。

  事后才想起来,自己犯了个错。

  因为《无双》这部电影讲的是1996年3月发行新版美钞之后,假钞团伙印新版美钞的故事。

  但现在才刚刚1996年,新版美元才发行两个月。

  而这个故事的剧情,差不多有三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现在拍的话,时间线有点太提前了。

  怎么也得等两年才行啊。

  所以,回到香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