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摇滚的电影

层人民疾苦的写实传统,是港片中“写实电影的典范之作”!

  最佳电影的颁奖是最热闹的,因为这是所有电影主创共享的荣誉,大家往往会一起上台领奖。

  《笼民》是银都机构制作的电影,宣布得奖之后,银都的领导、导演张之亮、演员黄家驹等人一起上台领奖,轮流讲话。

  杨叶看着站在麦克风前的黄家驹,忽然想到让他干什么了。

  ……

  随后的金像奖晚宴,陈龙成了绝对的焦点。花花轿子众人抬嘛,各路演艺界人士、新闻界人士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杨叶却坐在一个角落里,把黄家驹叫了过来,问道:“你们有没有兴趣拍一部电影?”

  黄家驹疑惑地道:“老板,我不会功夫的。”

  “不是功夫片,是喜剧片。”

  “喜剧片?”

  “嗯,严格来说,是音乐片。”

  有了上次三毛的教训之后,这一次,杨叶为了救黄家驹,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杨叶决定来一个饱和式救援,搞一部电影让四子来拍,让他们今年一直留在香港,哪里都去不了。

  “这部电影是看了你演的《笼民》之后得到的灵感,它讲的也是一个关于对抗拆迁的故事。

  一个青年为了保护一家摇滚酒吧,请来了一个经纪人,集合了鼓手、贝斯手、吉他手、键盘手,共同组建了一支摇滚乐队……”

  在杨叶看来,只要把大鹏的《缝纫机乐队》稍稍改一下,拿给黄家驹等人来演,就非常适合拍成一部音乐电影。

  毕竟,《缝纫机乐队》连歌曲都是用的Beyond乐队的。

  大鹏选择Beyond的歌,主要是为了卖情怀,他这部电影在原时空获得了不少好评,但是要给之前的《煎饼侠》还债,导致票房并不是很高,很多人看了《煎饼侠》之后,不信任大鹏了。

  对于原时空的杨叶而言,他认为大鹏的确不值得信任。

  因为大鹏抄袭、缝合得太过分了。

  《煎饼侠》全是缝合,到了《缝纫机乐队》,更是变本加厉,赤裸裸的抄袭。

  《缝纫机乐队》的剧情基本上就是照搬美国照明娱乐的音乐动画片《Sing》。

  都是一个有理想的主角,用非主流的手段找到了一群音乐上的伙伴。

  这些伙伴的人设也极其相似,同样有刚刚失恋的,有追求音乐梦想却一直被家人反对的,有心怀音乐梦想却被要求子承父业的。

  同样存在一座象征音乐梦想的建筑,《Sing》是一座剧院,而《缝纫机乐队》是大吉他雕塑。

  整部电影的主线推动,都是为了保护这座建筑。

  都是建筑没有保住,团队四散,主角愧疚不已。

  然后他的音乐梦想再次被唤醒,把演出团队重新聚合到了一起。

  而最后的结局,都是在那栋建筑的废墟上办了一场让整部电影冲向高潮的“废墟演唱会”!

  所有人梦想实现,与生活和解,而废墟上,一座更大更新的建筑拔地而起,一模一样的大团圆结局。

  不过这不重要,因为杨叶就是一个抄袭狗,他一点也不介意抄袭这件事。

  杨叶大致讲述了一下这个故事,让黄家驹这个热血青年听得十分感动。

  黄家驹其实对演戏并没有多大的热情,愿意拍戏只是想要混点名气,帮乐队蹭点热度。

  不过杨叶说的这部电影,对他而言,简直就像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一样。

  他确信自己就是电影里那个怀揣梦想的摇滚青年。

  于是,这个电影项目就定下来了,片名就叫……《Beyond乐队》!

  初步定下来,这部电影全部由摇滚歌手来主演。

  黄家驹演那个摇滚青年,坑逼经纪人则找西门大官人单立文。

  缝纫机乐队里面韩童生演的那个老吉他手,就让夏韶声来演。

  夏韶声是香港乐坛的摇滚教父,就是《杀破狼》里面被吴惊一刀捅死的那个父亲,黄家驹本人也对他十分尊敬。

  娜扎演的那个摇滚少女,就让王菲来。

  另外两个鼓手和键盘,就让叶世荣和黄贯中上。

  至于黄家强,他和家驹长得太像,在一部电影里容易出戏,没他份。

  歌曲当然就用Beyond的经典歌曲了。

  《海阔天空》就是电影主题曲。

  其他的《光辉月岁》、《再见理想》什么的,通通加上。

  这能不好看?

  ……

  又加了一个项目,杨叶感觉自己太忙了。

  他把《Beyond乐队》的故事大纲交给编剧中心,让他们写剧本。

  然后又拉来陈柯辛做导演,徐杰做监制。

  找演员确定档期的事,就让徐杰和陈柯辛去弄了。

 &e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