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第376章 耐得住寂寞

  第376章 耐得住寂寞

  何冠昌分析道:“大陆虽然穷,但是人多!

  虽然票价只有香港的三十分之一,但是人口却是香港的两百倍,而且观影需求十分旺盛,热情极高。

  最重要的是……白杨影业在大陆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舍台湾而就大陆,现在看来,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邹文怀叹了口气,说道:“谁知道大陆忽然就放弃统购统销,改为分账政策了呢?”

  何冠昌道:“如果我们现在进去的话……”

  邹文怀摇摇头,说道:“晚了!第一个投靠的人,总是会获得最大的好处,我们跟在后面去的,就不会有那么多油水了。

  而且,大陆一年放开二十个名额,已经是极限,再多的话,他本土的电影业承受不住。

  现在名额已经被白杨和银都瓜分了,我们去了还有什么用?白杨自己都不够用,除非我们去买银都的名额。咦……不对!”

  “怎么了?”

  “银都的名额,看上去像一个饵,是用来引诱我们上钩的!”

  何冠昌也回过神来了:“那我们怎么办?要不要跟银都接洽一下?”

  邹文怀很是心动,随后又叹了口气,说道:“可惜还是太少了,盯上这个名额的人,肯定不止我们一家。”

  “是啊,如果全给我们,那可以毫不犹豫就干了。但和大家分的话……就是个鸡肋。”

  “现在看来,内地一方面想要吸引我们进入,一方面又舍不得完全放开自己的市场。

  所以才搞出这种十分尴尬的政策。先等等吧,他们总是会更进一步开放的!”

  ……

  杨叶很忙!

  一方面,《杀死比尔》的后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一方面,由于内地市场大爆而引发的连锁反应,导致他要处理大量的琐事。

  会香港一个月,光是来拜访他的电影公司老板,就不下二十位。

  一些有规模的电影公司的老板,肯定是要见的。

  一些名不经传的,那就一边呆着吧,实在没空。

  见了电影公司的老板后,杨叶又开始见一些媒体的老板,拜访金庸,和《东方日报》马成昆等人喝茶。

  ……

  影人茶餐厅!

  杨叶带着胡因梦快速步入,走路带风。

  他朝靠窗的邵逸夫两口子点头致意,算是打过招呼。

  随后来到另一边,和一个带着眼镜的中年人客气地握手寒暄。

  “沈兄,真是抱歉,是我约的你,结果还在你后面到!”

  此人是《信报》的总编辑沈鉴治,沈鉴治笑道:“杨先生很准时,是我早到了!”

  落座之后,杨叶随手拿出一份礼物交给沈鉴治,笑道:“听说嫂子喜欢丝绸,这是内地的蜀绣,还算精美,想来她会喜欢!”

  沈鉴治也不客气,笑道:“那就多谢了!”

  为什么杨叶公然给沈鉴治老婆送礼物,这厮还十分高兴呢?

  因为他老婆是香港舞蹈家毛妹的亲妹,毛妹又是夏梦的闺蜜,大家有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关系,所以杨叶给他老婆送点小礼物,也不算唐突。

  杨叶道:“这次找沈兄,其实是希望《信报》能够帮忙宣传一件事情!”

  沈鉴治奇怪地道:“什么事,还要你亲自出面,到处拉人?”

  “哈哈,伱知道我在拉人?”

  “我们是做媒体的,什么风吹草动,都是知道一些的嘛。”

  “其实很简单,现在世界各地的主流市场,都有自己的电影分级制度。

  欧美就不说了,台湾的分级制度在早六十年代就已经建立。

  而我们香港号称东方之珠,在这件事上却落后了,这说不过去吧?

  所以,我希望香港有影响力的媒体配合我们电影人,一起宣传造势,一举把电影分级制度给确立下来!”

  沈鉴治明白了,略一思索,说道:“我明白了,这件事对香港大有好处,我们《信报》愿意摇旗呐喊,帮一臂之力!”

  “那就多谢了!”

  ……

  杨叶很忙,他还有很多人要见,跟沈鉴治聊了几句,就告辞了。

  出门前又和邵逸夫两口子点头致意了一下。

  方逸华对杨叶恨之入骨,吐槽道:“这个衰仔,没想到这么快又翻身了!”

  邵逸夫道:“台湾的市场对他本人来说,根本就是可有可无。封杀只是让他略有损失罢了,不存在翻不翻身!

  不过,我没有想到,他居然一举打开了内地市场。唉,中英谈判期间,我错的厉害啊!”

  老头连夜绣红旗,从今年开始,不断地往国内捐资助学,内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栋栋逸夫楼拔地而起。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