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拍什么呢

  小白龙事件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民众的视线也早已经被新的热点所吸引,所以一个月之前那场闹得沸沸扬扬的事件,也渐渐被人遗忘。

  张一谋的《金陵十三钗》杀青了,为了给这部电影宣传,李辅被拉去参加了电影的杀青仪式。

  老张很自信,发下豪言,这部电影的票房一定超过《让子弹飞》。

  用老张的话来说,《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是国内少见的战争史诗电影,不仅立意新颖,而且画面优美。

  最重要的是,这次他吸取了以往的一些经验,把重点放在了讲故事之上,讲清楚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是他在拍摄之初便放在第一位的。

  所以老张豪言,这部电影的票房,一定不会差。

  李辅没有看到电影的成片,不好做评价,但李辅粗略的看了一下《金陵十三钗》的素材,从素材的变化李辅便知道,张一谋这次没有在开玩笑。

  以前老张玩文艺片的时候,喜欢用色彩,构图等元素讲故事。

  可是现在,张一谋没有再玩那些繁花似锦的色彩,结构,而是沉下心来,认认真真的讲好一个故事。

  当张一谋愿意沉下心来,认认真真讲一个故事的时候,那将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这样的张一谋,李辅知道他的豪言不是无的放矢。

  10月16日的时候,《让子弹飞》在欧美上映了,第一批一百二十家电影院同时上映,数据还不错,然后上映的场次在增加。

  截止11月8日,电影上映的电影院已经达到了两千二百家,电影票房5300万美元,后续还在稳步增长。

  预计到11月底,《让子弹飞》的票房将突破8000万霉元。

  李辅当初的决定是对的,选择电影分成,确实比买断赚得多。

  可预料到的,华策在这其中又可以大赚一笔。

  不过这些事情李辅暂时都没有时间关心,他现在正在忙的头昏脑胀,根本没有闲暇去想别的。

  十月初,在小白龙事件尘埃落定以后,李辅便把精力放在了神策院线之上,开始和刘勇,百康等一众高层为电影院线的事情奔波。

  电影院选址,场地租赁或者购买,电影院规划,仅仅这三项工作便花费了两个多月时间才搞定。

  之后为了建设符合现代化需求的电影院,李辅等人甚至出国到欧美去考察了两个星期,然后结合各种专家的意见,最终才敲定了现在的方案。

  确定了建设方案以后,之后的事情还有很多。

  建筑施工、室内装修和设备安装、测试和调试,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时间,所以华策首批建设的八家电影院想要投入使用,最少也需要一年半的时间。

  等忙完了电影院的初期工作以后,李辅闲了下来,后面的内容都有专业的人来负责,他只需要偶尔询问一下进度,查一下账就好。

  李辅是个闲不住的,才休息了几天,他便又想拍电影了。

  可是拍什么电影?

  这个问题一下子把李辅难住。

  有《让子弹飞》这个珠玉在前,想要超越这部电影,难。

  所以李辅想的是,另辟蹊径。

  李辅有两个思路,一是暂时放弃商业片,去拍文艺片,去冲奖。

  这些年李辅的电影一部接着一部的大卖,李辅名利双收,可有一个很少被人提及,但是却一直存在的问题。

  那就是李辅一直不受各大电影节的欢迎,出道那么多年了,拍了那么多电影,可是获得的奖项却寥寥无几。

  没有重量级奖项傍身,这一直都是李辅被人批评的点。

  因此李辅想的是,可以用一两年的时间,专门来拍摄文艺片,去冲奖,把这个短板给补上。

  这样子等过几年,时间也差不多来到了07-08年,那个时候国产电影开始鹏飞,李辅再回归拍摄商业片,这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李辅的第二个想法是,依旧拍摄商业片,但是需要另辟蹊径,拍摄一些小众题材。

  比如谍战片。

  在华娱电影史上,谍战这个题材一直都是小众题材,截止到目前,还没有哪个导演拍摄过一部特别出彩的谍战电影。

  而且这种想法也不是无的放矢,早在三年之前,华策就一直在布局谍战市场,公司的马丽文导演就一直在深耕这个领域。

  《潜伏》《悬崖》《风筝》等优秀的电视剧,全是马丽文导演出品。

  所以如果李辅拍摄一部谍战题材的电影,是有观众基础的。

  两个选择,李辅有点拿捏不准。

  因为一旦选择了,那之后几年的时间可能就会被耽搁在里面,所以李辅格外的慎重。

  第一时间,李辅想到了韩总。

  这个对于李辅来说,这个亦师亦友的领导,应该可以给他最中肯的意见。

  可是没有想到,李辅却找了韩总,才刚刚表明自己的意思之后,便被韩总臭骂了一顿。

  “你年纪轻轻的去拍什么文艺电影?华夏那么多导演天天想着艺术,艺术,艺术个屁,艺术能当饭吃?”

  “你别给我学那些顽固不化的家伙,华夏不缺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