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85

九娘想踢开谢无陵,却被他紧紧地扣住腿弯,让她动弹不得,

  洛九娘再次被谢无陵从水里捞起来之时,她整个人木木的,已经不知今夕是何夕了。她像是一只随波逐流的小船,在水面上划行的。

  直到一道惊雷落下来,小船被风雨打翻,夜空里闪过了一条漫长的白光。

  …

  谢无陵抱着洛九娘回到寝殿时,已经是鸡鸣时分了。

  先前在温泉池中时,她醒过来又睡过去,困得不行,如今沾上了床,却又睡不着了,脑海里闪过了很多事情。

  “睡不着?”

  谢无陵将洛九娘揽进了怀中。

  “嗯。”

  洛九娘坦白承认:“我想阿隽了。”

  这几年她跟阿隽的见面的机会也少的可怜,大部分都是通信。

  但如今谢无陵与大雍的局势紧张,她即便是能收到阿隽的信,也要时隔大半年之久。

  在信中,洛九娘知道阿隽在宇文府被照顾的很好,他已经到了入学的年纪,宇文骅将他送到了家族的私塾。

  他功课好,功夫好,乖巧懂事又努力,经常受到先生的夸奖。

  但是在信里,洛九娘也得知他没以前那么天真快乐了,他本就早慧,如今八九岁的孩子变得老成,就像个小大人一样。

  谢无陵摩挲着洛九娘的肩膀,又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声音也变得温和,似是在安抚她:“等我们回到建康就能见到了。”

  洛九娘靠在谢无陵的胸膛上,喃喃道:“四年不见,我都不知道他如今长成了什么模样。”

  小孩子一天一个样,仅仅四年就可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徐夫人说阿隽小时候长得像我。”

  谢无陵含笑道:“那你多看看我。”

  洛九娘听后,抬眸,不由得嗔了谢无陵一眼。

  “瞎说。”

  谢无陵:“并不是,那日徐夫人说阿隽长得像我,我心头怀疑,便去找了阿月,这才得知那张药单。”

  听他这么说,洛九娘恍然。

  难怪他会突然拿出了那张药单来。

  “没有徐夫人的那句话,你打算瞒我多久?”

  谢无陵抓住她的手,问道。

  洛九娘垂下眼睑,“我并非有意瞒你,只是怕阿隽接受不了。阿隽年纪虽小,但他心里聪明着呢。”

  而那些年,他一直跟宇文骅在一起,是把宇文骅当做亲生父亲的。

  谢无陵稍顿,抬起洛九娘的下巴,与她对视,“那今后,我要好好表现,争取让阿隽早点接受我。”

  洛九娘听他这话,不由得扑哧一笑。

  -

  统一北方后,谢无陵又在与胡人交汇地带设立了节度使,以防止胡人再次举兵入侵中原。

  如今,北方战事已了,谢无陵便着手准备南下之事了。

  这两年南方也是多事之秋。

  七皇子被人推进池水里淹死了,谢氏皇族除了谢无陵就再无其他人了。

  于是,赵承在朝臣的拥护下继位了。

  既然已经有南下的打算了,那需得提前部署。

  南方多险地,又有长江天堑相隔,易守难攻,不然那些胡人也不至于将近一百年都没有攻下南方。

  自古以来,南下便有两条路——

  一是过徐州,直接打到建康。

  二是走横渡长江。

  但这两条路对谢无陵来说都不是好路,如今的徐州肯定是有重兵把守的,想要攻破没那么容易,另外一条路自然也不用多说。

  就在谢无陵与周阴商量之际,洛九娘看向了摆在中间的沙盘,她拿起小旗,在地图由西北往下一一摆好小旗子,“既然两条路都不好走,那不如就另辟蹊径,从西北这条线出发,从巴州往下到益州、宁州,最后再由交州打到建康去。”

  这条路对于南下来说,距离偏远,但可以完美避开徐州的袁方,以及长江的严峻地势。

  谢无陵看着她放置的旗子,还未开口,就见周阴大声说了句好,“陛下,之前您便打下过西川等地,如今从这条线走,是事半功倍。”

  赵承这个皇位名不正言不顺,自然也没多少人信服。

  谢无陵点头,他看向了洛九娘,浓黑的瞳仁里有赞叹,也有欣赏。

  他知道阿竹是个聪明女郎,聪明得让他越来越欢喜。他也越发觉得,自己得了个宝藏。

  “那就依皇后所言。”

  谢无陵吩咐了下去,“整顿三军,即日出发。”

  “是。”

  …

  这次南下,洛九娘也一道去了。

  西北这条线果真如周阴所说的那般,快捷许多。尤其是谢无陵降服过的几座城池,听到他来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