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以死报国

  “皇上!皇上!”

  在李桓准备上城墙的时候,陈书通的车驾匆匆赶到城墙下,陈书通下了车,小跑着到了李桓身边,一个头磕在地上:“皇上,你可终于出来了!”

  “陈爱卿来的正好,随朕到城墙上观望敌情。”

  李桓话音刚落,又有好些车驾匆匆赶了过来,全部是听到他出宫消息的大臣们。

  看着这些跪拜在面前的大臣们,李桓统一下令:“诸位爱卿,都随朕到城墙上。”

  在所有人的前呼后拥之中,李桓走上城墙,这时有卫兵过来报告:“禀报皇上,黄征又率大军杀来了。”

  “这几日黄征没有来攻打京城吗?”李桓询问道。

  “回皇上的话,没有。”麦永清恭恭敬敬的说道。

  “这么巧?”李桓没有想到自己晚出关两日,正好和黄征攻打京城的日期对上了。

  “也好,就让朕去会会他!”

  李桓说着,来到垛墙跟前,扶着城垛向外了望。

  只见远处黑压压的一片军队奔腾而来,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月,声势非常吓人。

  只看到这一幕,不少大臣就已经吓得双腿发软。

  “黄征这是来了多少人?”

  “看这样子恐怕得有十多万吧。”

  “我们大楚的精锐几乎全在他的手里。”

  大臣们一个个面色如土。

  李桓没有做声,只是不声不响的观察着这些大臣。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正好可以进一步试探这些人,到底谁对自己忠心,谁对自己不忠心。

  看着城外不断逼近的敌军,李桓缓缓问道:“诸位爱卿,这可怎么办?”

  大臣们全都低下头,没有人说话。

  这时兵部尚书张威又站了出来,拱手说道:“皇上,请派两千精兵给微臣,微臣愿意出城一战,以挫敌人锐气!”

  户部尚书李牧马上反对道:“皇上万万不可,敌人军势浩大,此时派人出战只能是白白送死!”

  “李大人此言差矣!”兵部尚书张威反对道:“我等深受皇上恩德,眼下国难当头,又怎么能够惜生怕死!”

  “张大人,你这是什么话?”

  户部尚书李牧也马上反驳道:“难道只有你受了皇上的恩德,我们就没有受过皇上的恩德吗?只是冲锋陷阵是武将的事情,我们只是文官,给皇上出谋划策才是我们的本职工作。”

  李牧振振有词:“就拿你来说吧,你是兵部尚书,你死了不要紧,兵部的大小事宜谁来负责,难不成让皇上亲力亲为嘛?你是为皇上效忠还是给皇上添堵?”

  李牧的这番话,听着有几分道理,他刚一说完,就得到了很多大臣的赞同。

  “李大人说的对,为皇上出谋划策,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皇上最大的效忠!”

  “我看张大人这是想借机表现吧。”

  “我大楚已经有十余年没有打过仗,他这个兵部尚属一直没有表现的机会,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了,他又怎么可能会放过?”

  面对众人的议论,李桓还是不动声色。

  李牧的话纯属歪理,只不过现在不需要去揭穿他,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看看其他大臣的反应,这也属于钓鱼执法。

  李桓能沉得住气,兵部尚属张威却沉不住气,扑通一声跪倒在李桓的面前:“请皇上允许微臣出战!今日如果不能挫敌锐气,就让臣以死报国!”

  张威说的非常激动,脸色涨红,浑身乱抖。

  刚刚那些大臣们当着李桓的面质疑他,如果他现在不坚持出战,那么肯定会被人说成是投机取巧之辈。

  这一点李桓看的非常清楚,但同样没有说什么,而是点头同意:“好,那朕就给张爱卿两千骑兵,挫挫黄征的锐气。”

  “谢皇上!”张威一个头重重磕到地上。

  他深深知道,这次出战有死无生,而他也做好了为国殉难的准备。

  所有的文武大臣听到李桓的这个决定,都非常的诧异,但并没有人提出异议。

  李桓说道:“张爱卿这次出战,不可往远跑,只在城墙附近和敌人作战就可。”

  听到李桓的这个命令,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搞不清他为什么这样说。

  “是,皇上!”张威磕头说道。

  麦永清分出两千骑兵,调派给张威指挥,而张威也脱下了官服,换上了戎装,骑上了麦永青的那匹马。

  “开城!”麦永清一声令下,刚刚修复的承德门的城门缓缓打开,张威率领两千骑兵冲出城外,却没有杀向黄征的本阵,而是在城墙前方列阵。

  另一边,黄征已经等到了20万精锐的先头部队,急不可耐的就组织了这次进攻。

  这时看到李桓这边有人主动出战,而且人数还很少,更加的得意,下令道:“来人,派一万骑兵从两侧包抄,一定要把他们全部斩杀!”

  “大将军,如果那道蓝光再出现怎么办?”副将军赵毅请示道。

  上次就是因为有蓝光突然出现,搞得他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