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谁也不见

  陈书通骂的很厉害,心腹只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就在这时,窗棂上映出道黑影,那道黑影轻轻的敲了敲窗格,低声问道:“是陈书通陈大人吗?”

  陈书通顿时慌乱起来。

  这是他的家,全府上上下下200多号丫鬟和仆人,没有一个,会用这种语气和他说话的,只有一种可能,外面的人不是他府上的。

  “来人呐,抓刺客!”陈书通张嘴就要大喊,可是才刚刚喊出前两个字,那道黑影就破门而入,将他的嘴堵住。

  陈书通吓出了一身冷汗,搞不清楚这是哪个仇家派来的。

  “陈大人,黄莺。”来者说道。

  听到“黄莺”这两个字,陈书通马上就不紧张了,一边打着手势,让心腹不要出声。

  这时亲兵才松开了手。

  “你是,黄将军派你来的?”陈书通打量着亲兵问道。

  “是!黄将军写给陈大人的信。”亲兵说着从身上掏出了那封信。

  陈书通检查过火漆,看到火漆完好无损,然后才打开了信件,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对亲兵说道:

  “黄将军所问之事,老夫已经知道些眉目,但是还不够详细,请信使大人在老夫府上暂且逗留一日,等老夫打探清楚了,信使大人再去回禀黄将军。”

  陈书通其实知道蓝光就是李桓的仙剑,但是他并不清楚李桓是怎么有的仙剑。

  整个京城都知道李桓在修仙,但如果让陈书通相信那把仙剑是李桓修仙得来的,无论如何都不可能。

  “那就有劳陈大人了。”亲兵拱手说道。

  命令心腹将亲兵带下去休息,陈书通要拿出黄征的那封信,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看了一遍,也回了卧房休息。

  次日一早,陈书通早早起来,备好车架赶往皇宫。

  在繁华与庄严并存的京城之中,皇宫犹如一座巍峨的城堡,矗立于城市的中轴线上,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朱红的城墙。与高耸的塔楼彰显着皇家的威严和尊贵。

  陈叔通的车架在朱雀门外停下,他自己下了车,步行走进朱雀门内。

  按着大楚的规矩,进了朱雀门只能有李桓一个人的御驾,其他人都只能步行。

  今天陈书通还特别打扮了一下,他身穿一袭精致的官服,头戴官帽,手持象牙笏板,腰上系着玉带,脚踩一双黑底金线的官靴,步伐走的特别稳健。

  作为当朝宰相,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维持住形象。

  陈书通的表面非常淡然,心里却是七上八下。

  昨天朝会的时候,李桓挨着问了所有人的意见,陈书通看出来了,李桓并非是在问意见,而是在试探每个人的态度和立场。

  所有的一切都表明,曾经那个只顾修仙不问朝政的皇帝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皇帝天威难测,必须要小心应对。

  来到午门前,陈书通像平时一样直接就往里走,没有想到城门两边的御林军却同时横挡长枪,把路口挡住。

  “两位御林军大人,老夫乃是宰相陈书通,有要事面见皇上,还请通报一声。”

  尽管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陈书通还是表现的非常谦卑,主动向两个御林军表明自己的身份。

  两个御林军收起长枪,恭敬的回礼说道:“原来是宰相大人,失敬失敬!不过,昨晚皇上传下旨意,三天之内任何人都不见。陈大人如果是有事,不妨告知我们,我们代为转达。”

  听到这个消息,陈书通当时就是一愣。

  好好的,李桓为什么突然三天不见人?

  陈书通向两个御林军拱手问道:“两位大人,皇上因何不见人?”

  “这个我们就不知道了。”

  两个御林军没有说谎,他们收到上头下达的命令就是这样的,具体什么原因,并没有告诉他们。

  “多谢两位大人。”

  陈书通彬彬有礼的行了个礼,却没有马上走,而是站到午门旁边等着。

  皇宫之中有他的眼线,就算李桓不出来,底下的人总是要出来办事儿的,到时候就可以借机询问了。

  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从早上的辰时,一直等到午初,始终都不见任何宫女,太监出来办事。

  李桓早就料到了,在原主不问朝政,一心修仙的这几年里,不只大臣们各怀心思,就是宫里的太监宫女们,也都被渗透成了筛子。

  只有把这些人牢牢的管控起来,才能最大可能的封锁住消息。

  眼看太阳已经升到天心,陈书通一点办法也没有,对两个守门的御林军拱手说道:“恳请两位大人代为转告皇上,我来拜见过皇上。”

  “知道了,陈大人。”两个御林军答应了下来。

  陈书通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转身离去。

  他的步伐还是那么稳健,但心里却更加的打鼓,他明白,这种时候李桓突然三日不见人,肯定有其用意。

  但至于说用意是什么,那就猜不到了。

  走出朱雀门,陈书通上了车驾,却没有返回丞相府,而是命令车夫去左丞相秦天宝那里。

 &e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