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为什么是他?

  袁斌刚走,范昊就跑到吴卓办公室吐槽。

  “瞧把他能耐的,教育局都装不下他了!”

  范昊满脸得恨意,表面上是在说袁斌,实则是对借调名额被抢走表达不满。

  吴卓的脸色也很难看,不情不愿的挤出一句话:“这个袁斌,不简单啊。”

  吴卓这话的意思是想表达,袁斌应该有他们不知道的背景,否则他不可能拿到这个机会。

  范昊还是气不过:“吴局,您太高看他了,他能有多复杂?”

  这句话的潜台词,他的背景再大能有我大?

  范昊之所以理直气壮的这样说,是吃定袁斌的后台不会太硬。

  否则当初的举报门,被拿下的人就不会是他,而是吕政。

  或者退一步讲,就算他被拿下,之后也能再提上来。

  毕竟当初要提的就是两个人,把袁斌拿下去是做样子,再提上来也符合规则。

  可袁斌被拿下去,成了板上钉钉的事,之后也没有任何动静。

  就凭这一点,他袁斌能有啥背景?

  可眼下他被抽调的事情也是事实,难免让人心生嘀咕。

  吴卓最后说:“你也不用太在意,他袁斌毕竟是借调,又不是调走。”

  这话回的也高明,看似在说袁斌,实则还是在说给范昊听:

  不过一个借调的名额,你不用这么在意。就算是你范昊被调过去,之后不还是得回到教育局?

  范昊带着不满的情绪离开后,吕政又来到了吴卓的办公室,也是为袁斌的事情而来。

  他也想不明白为何被抽调的人是袁斌,想来吴卓这里探探口风。

  他先是问吴卓:“吴局,纪委书记抽调咱们教育局的人,是不是也得参考您和李局的意思?”

  言外之意,你吴卓和李培武应该没帮着袁斌说话吧?

  他倒不是怀疑吴卓,在吴卓手底下干了几年,对方对袁斌是什么态度,他看得很清楚。

  但是吃不透离培武的想法。

  之前吕政他爸所在的组织部就有过这种事,一个领导想要提拔自己的人,为了避嫌,他在单位经常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表现得好像在刻意打压那个人。

  但是那个人反而提的最快,很多年之后,下面才搞清楚是怎么一回事。

  别看让袁斌停职的决定是李培武做的,但这其实并不能对袁斌的仕途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他想帮袁斌,完全可以在暗中操作。

  吴卓听出吕政的潜台词,摇头否认:“这件事我找人打听过,抽调谁过去,完全是纪委书记林正源一个人的意思。”

  吕政眯起眼睛:“看不出来,袁斌竟然在省里有人?”

  吴卓也吃不透究竟怎么回事,无奈的笑了几声,然后说道:“不管怎么说,人家现在跑到纪委那边去了,那可不是一般的圈子。”

  吕政连忙恭维:“还是吴局格局大,我得多向您学习。”

  他突然又话锋一转:“但有件事我没太想明白,假如袁斌被抽调是林书记的意思,他应该先和袁斌打招呼吧?”

  吴卓也说:“你说的没错,这么重要的事,肯定要提前打招呼。”

  吕政眼睛一转:“可是我今天通知袁斌被借调时,他看上去好像完全不知道这回事?”

  吴卓一听眼前一亮:“你给我学学当时的情况。”

  吕政把今早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重点讲了袁斌当时的反应。

  吴卓认认真真的听完,也觉得吕政的判断没错。

  难道林正源选人完全是随机的?这么大的领导,办起事来这么草率么?

  假如借调人员是随机选的,那就说明范昊还有机会。

  既然人是随机选的,用谁不用谁,对林正源来说其实都一样。

  虽然选了袁斌,他们完全可以以单位用人为由,把袁斌召回来,再把范昊指派过去。

  当务之急,是要搞清楚袁斌是否真的和林正源有关系。

  吴卓把这个任务安排给吕政,吕政的父亲在组织部,调查人的背景有相对便利的条件。

  再说教育局内部,已经炸锅了。

  袁斌被抽调成了特大新闻,众人都对此议论纷纷,热议程度丝毫不亚于他当初举报被拿下。

  有人说,袁斌家里有很硬的门子,之前提副干,不光是前局长余重之的意思,没想到会被人举报。这次借调完,袁斌就不会再回来了。

  也有人说,袁斌副科被拿下,肯定十分不甘,四处托人打听哪里还有机会,碰巧遇到纪检那边要借调,他肯定送了不少礼。

  有人反驳这个说法。这种人事调动如果送礼,小数目根本拿不出,袁斌家是农村的,应该拿不出这么多钱。

  不管哪种说法,袁斌这人不能得罪,几乎在人群里达成共识。

  那些在袁斌副科被拿下时没有落井下石的人都暗自庆幸,像孙琪和于贺这样明面冒犯过袁斌的人,都开始感到后怕。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