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手谕说要就要?

  实际上,静妃已经来了一会儿了。

  只是黄九特意吩咐过,不论是谁过来,都直接拦回去,尤其提醒过宫妃一律拦住。

  静妃当然在其中。

  皇上患病的事连昭贤妃都瞒着,又如何能告知别人。

  “黄九你去。”萧临咳嗽两声,眼底漠然。

  柳婵站在一旁将他的不耐看的清楚,她想了想,“还是臣妾去吧,黄九公公怕是拦不住她。”

  静妃最大的本事,就是听不进旁人的话。

  她自以为自己永远没有错。

  若有错,也是别人逼她犯错,不得不说,这一点心态让柳婵也很佩服。

  反正柳婵自觉是没有这份事事归咎于别人的底气。

  黄九犹豫着看向萧临。

  景婕妤说的一点都没有错,他自觉也拦不住静妃。

  倒不是说静妃跋扈,而是……没法说。

  “臣妾再向皇上讨一道旨意,以下犯上这个名头,臣妾是不想要了。”柳婵再次出声。

  萧临面露无奈,轻声道,“去吧。”

  看着柳婵转身利索出去,算着她大概走远了,他才再也忍不住喉咙里的痒意,剧烈地咳了起来。

  黄九顿时吓得要命,“皇上,皇上……王院使。”

  王院使立刻上前,抓了皇上的脉,又探了其额头,然后才皱眉道,“皇上虽已醒来,可身子还是虚的厉害,依臣看……”

  “黄九。”萧临淡然开口,打断了王院使的话。

  他身体的情况,没人比他更清楚。

  真患了鼠疫,他才知道其中的难受和痛苦,浑身像是被抽空了所有的力气,牵动胸口便疼的喘不上气。

  那些患了病的百姓更比不上他,没人守着照顾。

  “预防的草药务必发放下去。”萧临再次剧烈咳了起来,好一会儿才下去,“传朕旨意,这次鼠疫中,谁救治的百姓多,朕视功劳提级,最高可提三级,百姓间互助者多的,有赏银。”

  人性本就是贪生怕死之辈居多,可有利益吊在眼前的时候,也不是不能出头。

  若只靠官府的话,是忙不过来的。

  之前他没有如此吩咐,是因着此病的传染性太大,不鼓励相互接触,如今既是已经有预防药物,便一切都好说了。

  “患病者的药方研究出来了吗?”萧临看向旁边的王院使。

  王院使摇头,“眼下研究出来的药方只有六成的救治把握。”

  也就是说,一旦患上,可能只有一半的活命机会。

  萧临皱了眉头,“朕现在渡过危险期了吗?”

  “…这……”王院使的脸色有些发白,他沉默半晌,“没有。”

  此话一出,黄九的眼泪顿时又夺眶而出。

  他刚要说话,就听自家主子冷静的声音再次传来,“黄九,拟朕的遗旨,朝中不可一日无君,若朕驾崩,邀康老王爷和朝中几位尚书,在皇亲中择八岁以下孩童登基为帝,康老王爷封摄政王……”

  萧临顿了下,“昭贤妃为太后,共同辅政。”

  他没有考虑大皇子,一来大皇子的身子虚弱,二来安德妃的母家不显。

  若贸然定了大皇子,怕是这一对母子要被太后等虎狼吃的连渣都不剩,还不如赌一把皇室其他的子孙。

  按理说,皇上的临终之际,应当是在大臣们的见证下,留下口谕的。

  可现在情况特殊。

  黄九老泪纵横,匍匐在地。

  他浑身哆嗦着,“如今康老王爷跟慧园大师在外顶着,皇上安心养病即可,定会好起来的。

  萧临没搭理他的话。

  良久,他突然又说了一句,“朕若是不在了,让贤妃护着她些。”

  任谁都听得出来,皇上说的是景婕妤。

  这会儿的柳婵自然不知道萧临已经开始准备临终旨意,她刚刚走到太极殿的门口,站定在静妃眼前。

  静妃对她怒目而视。

  现在两人之间的仇恨根本不需要有什么装模作样和掩饰,原本之前静妃还想着在众人面前惺惺作态,可柳婵压根不接她这些招数。

  一次又一次的交锋下来,谁能不知道她们两个有仇。

  “本宫奉的是太后旨意,要来侍疾的。”静妃冷声道,“景婕妤,你若是忤逆太后,即便是皇上护着你,也罪无可赦。”

  她手里举着一个玄色的手谕。

  太极殿门口的宫人和侍卫纷纷看向了柳婵,见柳婵脸色变都不变,他们也松了口气。

  “那臣妾奉了皇上的旨意,谁敢在太极殿门口闹事,直接送去慎刑司。”柳婵看向旁边的侍卫,“还不赶紧将静妃娘娘送过去。”

  侍卫似乎也没想到她上来就是狠的,一时愣住。

  柳婵挑了眉,“怎么,你敢抗旨?”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