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皇上想自己喝,还是臣妾这样喂?
经历了一夜的沉淀,柳婵的心里也渐渐有了主意。
她前世跟在萧临身边多年,深知他对官员的提拔和重用,也知道他最信任谁。
“谁要见皇上?”柳婵问道。
黄九轻声道,“是兵部尚书吴大人。”
现任的兵部尚书是先帝时候提拔上来的,皇上一边用着一边提防,不敢全然托付。
柳婵很快就否定了这个人选。
兵部尚书的年纪在这摆着,能力虽有,却是个惯会审时度势的。
只是她也不能直接将萧临信任的人指出来,如此实在太过于明显,不好解释。
“黄九,你跟在皇上身边最久,应该深知朝中值得信任之人。”柳婵将心中的盘算说出,“我们需要有人在前朝顶一顶,需要个资历高,且再忠君不过的。”
她顿了顿,“京城的御林军首领应当也是皇上信任的,让他亲自带兵来看顾太极殿。”
黄九是有些着急的,可见眼前的景婕妤全无慌张,说话也是不紧不慢。
他不自觉地就跟着平静了下来。
“是,奴才这就去寻朝中的几位尚书大人。”黄九赶紧道。
朝中六部的尚书和大理寺卿等人,直接受命于皇帝,有几个是皇上的心腹大臣,应当值得信任。
“不妥。”柳婵二话不说就拒绝了他,她犹豫了下,“我记得康老王爷在京城。”
尚书虽也忠心,可他们几个都是相互制衡的,且地位也不够。
此人最好是皇亲国戚,还得得人敬重。
听到康老王爷被她点出来,黄九也忍不住眼前亮了一瞬,他一拍脑袋,“奴才怎么将康老王爷给忘记了?!”
康老王爷乃先帝皇叔,也曾镇守领兵过,很是德高望重。
当今皇上登基时,更是他力排众议说服了先帝。
黄九只觉得柳婵寻的人极好,一时也没有多想她为何会知道康老王爷在京城之事,下意识地就觉得大概是皇上告诉她的。
“奴才这就去寻。”他转身就要走。
“再去派人看看慧园大师离京没有。”柳婵继续道,“如果没有离京,也请他过来坐镇。”
想来,有康老王爷和慧园大师在,太后也不敢轻举妄动。
“是。”黄九这会儿恭敬至极。
见黄九匆匆离开,柳婵也微微松了口气,她看向床上不见好转的萧临,又皱眉头。
西北战事想来萧临已经有安排部署,调动四处兵马,鼠疫之事有太医院操心,只要保证京城不乱即可。
她已经做了自己力所能及之事。
剩下的,就是天意。
萧临接连扑在朝政数日,身子扛不住昏倒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
加上这段时间的朝臣也累倒了好几个,大家也相信这个说法。
于是康老王爷被请来坐镇前朝很是顺利。
慧园大师本就受世人追捧,他一出面,连焦躁不安的百姓们也平静了下来。
一整个白日安稳度过。
萧临是第二天早上醒过来的,他退了些热,身子虚的依旧动不了。
他缓缓睁了眼打量四周,就见床边趴了个睡着的小姑娘。
再往后面看,是坐在地上打盹的黄九。
两人眼下皆泛着青色,可见一直也没歇多会儿。
萧临下意识地想坐起来,用力不成,反而开始剧烈咳嗽了起来,顿时脸色都有些发白。
“皇上。”柳婵几乎是猛地抬了头。
黄九也清醒了过来。
“快去叫王院使过来。”柳婵一边上前摸萧临的额头,一边吩咐黄九。
黄九红着眼,口中嘟囔着谢天谢地,跌跌撞撞地往外跑。
柳婵抓了萧临的手。
“皇上现在感觉如何?”她的眼泪哗地滚落下,滴在了萧临的手上。
萧临勉强压住了嗓子里的痒意,看向柳婵,“朕是……”
累和生病的难受是两码事。
眼下看来,他大概是病了。
“鼠疫传染如此严重,你怎么不走。”萧临皱着眉头,哑着嗓子训斥,“胡闹,还不赶紧回去!”
这时,王院使正好熬了药过来。
他的后面跟着再激动不过的黄九。
黄九上前很自然地将药递给了柳婵,然后冲着萧临又哭又笑道,“皇上,这两日将奴才吓死了,若不是有景婕妤在这,奴才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无论何时何地,他的主心骨一向都是萧临。
小事他自然能顶的起来。
可也得萧临当他背后的顶梁柱。
念及此,黄九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