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交接礼
几个m国当地的节目组成员边笑边走,态度毫不掩饰。
许凡握紧拳头,脸色铁青:“这些人是没见识,还是故意的?”
易喆站在后面,笑了笑。
“都别急。”
他伸出手,轻轻把桌上的文件摊开。
那是一张节目排期表。
光影实验室原本的压轴次席,变成了“待定”。
备注栏上写着一句话——
【因内容形式特殊,尚不符合主流舞台标准】
老韩低声骂了一句:“他们根本不想让你上。”
“是。”易喆语气不紧不慢,“可不让上,不代表不能上。”
“既然他们觉得我们不配。”
“那我们就逼他们看。”
他说完,目光扫过所有人。
“我们抢回来。”
“三天,给我一个融合街头风、东方旋律、视觉极限的短片。”
“题目我都想好了。”
他在白板上写下五个字。
《风从东方来》。
林若曦看着那行字,轻声念了一遍,眼底浮出某种亮光。
“山南哥哥,你这次,是准备不靠任何评委了?”
“对。”
易喆目光冷冽:“我们不参评。”
“我们刷屏。”
当天晚上,c4备用厅。
一个灯泡坏了,两个角落在漏水,天花板上还有一片发霉斑。
杜潇抱着音响设备一边装一边碎念:“他们是真的想让我们录得像监控录像。”
“没关系。”易喆坐在一台老旧调音台前,手指飞快敲打键盘。
“镜头不用靠设备,靠节奏。”
“配乐不用靠回响,靠撞击。”
“灯光不给,那我们就用夜景。”
“我们的短片,不拍精致。”
“拍力量。”
他一边说,一边调出一个旧素材文件夹。
那里面,是过去一年,他们在国内拍的街头剪影。
有城市地铁口舞蹈的少年。
有清晨寒风中练琴的女孩。
还有,一条条狭窄街道上,那些摆摊、弹唱、叫卖的小片段。
“全部剪进来。”
“加上我们这三天新拍的内容。”
“我要一条命题——东方文化,不是沉默。”
“而是沉在地底,随时能炸出来。”
三天,七十二小时。
全员没睡。
第一天拍摄,山南亲自带队去了洛瑟街头,取景、定点、踩线。
第二天剪辑,他带着两台笔记本电脑,把上百段素材塞进一条三分钟节奏线。
第三天,调色、对接字幕、处理音轨。
凌晨三点,视频导出。
文件名:《风从东方来》。
发布的那一刻,他们没通知任何官方平台。
只是在一个当地最大街头社交平台上传。
第一波观众,是那些偶然刷到的人。
一个戴着耳机的m国青年,正坐在公园长椅上。
点开视频五秒。
那是林若曦一身红衣,站在城市废楼顶端。
远处,东方拂晓。
她闭眼开嗓,轻吟一句古诗。
“长风破浪会有时。”
配乐里,是鼓点,是琴声,是街头杂音,是城市轰鸣。
然后,镜头骤然切换——
易喆背着琴,站在地铁站中央弹奏,一群街舞少年围着他节拍起舞。
那一刻,画面炸开。
东方旋律+街头文化+反差撞击。
第一条弹幕飘过:
【我靠,这谁剪的!炸裂了!】
【东方文化这样拍,我第一次感到心跳加速】
【林若曦的声音真的有力量】
【街头也能讲故事,这才是短剧!】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