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局势

  林萧眉毛微挑,似乎有些意外宋清和这么快就想通了,他本以为这位忠心耿耿的县令会抗争到底。

  “没想到宋大人如此明智。”林萧笑着拱了拱手,“有你相助,青岚县的百姓有福了。”

  宋清和苦笑一声:“非常时期,非常手段。我不过是不想看着青岚县生灵涂炭罢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明天就开始处理政务。”林萧起身告辞,“宋大人好好休息,养精蓄锐。”

  翌日清晨,宋清和早早地来到了县衙大堂。

  林萧已经坐在了大堂正中的位置上,案几上堆满了各种文书。

  “来得正好,这些都是昨天下面送上来的事务,宋大人帮我看看。”林萧随手将一摞文书推向宋清和。

  宋清和接过文书,仔细翻阅起来。不多时,他的眉头便紧锁起来。

  “这个不对。”宋清和指着一份文书,“北城门的粮仓调配有误。每日出粮四百石太多了,三百石足矣。若按此数目,不出一个月,北城粮仓就会空空如也。”

  林萧点点头:“改。”

  “还有这个。”宋清和又指出一处,“城南的税收不应该全部用于修建城墙,至少要留出三成用于赈济贫民。”

  林萧眯起眼睛:“为何?”

  “城南多贫民,若不赈济,民心难稳。”宋清和解释道,“况且,修城墙不只是钱的问题,还需要人力。赈济贫民,他们才有力气干活,城墙才能修得更快。”

  林萧赞许地点头:“宋大人深谋远虑,我就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

  宋清和又找出几处不妥之处,林萧一一采纳。

  “其实还有个最大的问题。”宋清和放下手中文书,神色凝重,“黑潮军势大,真要打起来,青岚县的县兵根本不够看。”

  林萧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容:“宋大人,这点你大可放心。跟我来。”

  林萧带着宋清和和裴雪衣离开县衙,直奔城东的校场。

  远远地,一阵整齐的呐喊声传来,震得空气都在颤抖。

  “杀——!”

  走近校场,一幕震撼人心的画面展现在眼前。

  足足五千名士兵排列成整齐的方阵,训练有素地做着各种演练。

  青山村的一千护卫队也来了。

  他们身着统一的皮甲,手持长枪或弓弩,动作划一,声势浩大。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每个士兵的装备都极为精良。

  皮甲厚实坚固,统一漆成黑色,胸前绣着一个“青”字。

  兵器更是锋利非常,长枪枪尖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弓弩更是与众不同,竟是一种宋清和从未见过的机关弩,可以连发三箭!

  更令人震惊的是,校场边上还整齐排列着上千匹战马,膘肥体壮,一看就知道是精心饲养的良驹。

  “这些是……”宋清和瞠目结舌,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从青山村带来的兵力。”林萧平静地说,“训练有素,精锐非常。”

  此时,孙明德注意到林萧的到来,立刻下令军队列队。

  五千士兵瞬间齐刷刷地站得笔直,如同一根根钉子钉在地上,纹丝不动。

  宋清和完全惊呆了。青岚县的县兵虽然有四千人,但是装备简陋,训练松散,战力低下。

  而眼前这一千人的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简直如同精锐之师!

  宋清和的目光中终于浮现出一丝希望:“或许........真能守住青岚县!”

  “这…这简直不可思议!”宋清和喃喃自语,“居然可以在短短时间内组建如此强大的军队?”

  林萧微微一笑:“宋大人过奖了。不过是未雨绸缪,早做准备罢了。”

  孙明德这时走了过来,向林萧行礼:“萧哥,士兵们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很好。”林萧满意地点头,“让他们继续训练,不要松懈。”

  “是!”孙明德抱拳离去。

  裴雪衣看着林萧指挥若定的模样,那挺拔的身姿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高大,不知不觉间,一抹异样的情愫悄然滋生。

  林萧敏锐地察觉到了裴雪衣的目光,趁宋清和不注意,悄悄来到她身后,轻轻捏了一下她的翘臀。

  “啊!”裴雪衣轻呼一声,俏脸瞬间变得通红,又气又羞,却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发作。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宋清和几乎是住在了堆积如山的文书案牍里。

  这位前任县令,如今林萧手下最得力的“师爷”,正以他那严谨到近乎刻板的态度,帮助林萧快速熟悉并梳理着整个县城的脉络。

  县衙之外,校场上的气氛更是火热。

  “嗖嗖嗖!”一片密集的破空声响起,上千支弩箭如同黑色的骤雨,狠狠钉在远处的草人靶子上。

  新式的三连发弩,威力惊人,射速更是让那些用惯了单发弓的老县兵们咋舌。

  最初几天,不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