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正式商号

易安居士就回一篇,更要命的是,还登载在同一报纸的同一版面上,方便吃瓜群众对比观看。除了这两人以外,其他的读书人也坐不住了,纷纷围绕此事展开了辩论,春在堂的投稿多的数都数不过来。

  这件事变成了长安的大热门,街头巷尾的人都知道了此事,虽然不知道这两人是谁,但吃瓜群众看的开心,民间甚至有读书人在聚会时专门拿此事来辩论。

  有人说清石居士是心系国之栋梁,也有人说他固守己见,不能接受新的事物,包容性不够;易安居士这边更是有趣,有人说他真实身份就是春在堂的掌柜,全是为了销量,也有人说他言之有物,胸有大才...总之,这件事为两位作者都带来了不少热度,甚至有人专门出文章分析比较两位的文章水平,实在是热闹极了。

  报纸的销量更是节节攀升,顾秋白乐见其成,甚至想给清石居士写封感谢信。

  其实清石居士的身份倒不难猜,照他的立场来看,大概率是某书院的夫子,觉得报纸影响学生学习,故而才进行谴责。

  不过这也给顾秋白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既然有日报,那也可以有学习报啊,曾经学生时代的噩梦,各种学科的学习报,也得让长安的学子们体验一下了。

  如果能和各大学院达成合作,春在堂就更省事了,学院里有的是老师能够提供内容,春在堂只需要负责出版即可。这件事发酵的时间已经够了,热度也是时候该下降,正巧漫画也该到第三话,正式开始预告单行本了。

  办学习报这件事,顾秋白只能拜托宋卿卿去办,毕竟她现在每天都要上班,实在是空不出时间了。

  宋卿卿先去了与春在堂交好的应天书院,是柳生接待的她,最早也是柳生提议把长安日报每日订购,意在为学生们拓展知识面。前几日书院联考应天书院出尽了风头,柳生是狠狠地舒了一口气,应天书院向来被冠以三流之名,这次总算一雪前耻。

  听闻宋卿卿的来意,他更是动心,他主动请缨,想当学习报的主笔。

  “若是春在堂不嫌弃,我们应天书院可以为学习报提供考题,过去我也曾参与过不少考卷审阅工作,有过经验。”

  “那真是太好不过了”,宋卿卿赶忙应下:“只是此事我还需和春在堂的主事人商量,具体的内容我们还没定,若是应天书院愿意做第一个试点,对我们来说自然是乐意至极。”

  “好,我会尽快上报,争取这两日给你回复。”

  宋卿卿还去了其他的书院,其中包括国子监,但不出所料的吃了闭门羹,国子监作为全国最高学府,姿态很高,不愿与商人为伍——这是顾秋白听宋卿卿说的,但少国子监一个也没关系,应天书院积极响应,与他们签下了合作条约,已经出了第一期内容,术科,文科,还有知识科普,文章赏析,甚至还有考题思路解析。

  在应天书院发行第一期后,出乎意料的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即使是同在一个学院读书,学生的家境也不尽相同,拮据的学子是没有余钱再购买课外书籍的,故而能够学到的东西也很有限。现在有了学习报,一张内包含如此多的内容,因为是自己老师出的,春在堂也给了优惠价,对于家境不好的学子们来说,简直是天降甘霖。

  很快,学习报就走入了长安大部分的书院,唯独国子监还一无所知。

  严祭酒和易安居士也休战了,起因是易安居士突然不投稿文章了,这件事弄得严祭酒很是郁闷,他刚写了一篇极好的文章,感觉一定能辩过易安,对手却消失了,虽立场对立,却是知己难求,心里甚至有点失落。

  不过几天后,易安居士又重新出现在了长安日报上,这次,是一篇简短的告示:春在堂已经正式出了新作,名为学习报,每周更新,目前可预定。

  这可让严祭酒重新打起了精神,他找来学监,询问学习报一事。

  “你可有听说学习报一事?”

  “是,严大人,此物是春在堂的新作,前段时间他们有派人来过,但当时正值晨读,便打发他走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事关科举,你去找人买来,给我看看,若是内容低俗,无关学业,我必要上报朝廷,封了他去。”

  学监恭敬地应下:“是。”

  不多时,学习报到手,展开一看,和那些乱七八糟的报纸不同,内容全是科举有关,又很是全面,其中文章解析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平日里上课只恨时间不够,怎么都说不完,这下子一篇文章是一目了然,很是实用。

  严祭酒越看越满意,但想起这东西是易安居士发布的,想必此人和春在堂背后的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又不想表现出来了,只是故作威严的撇撇嘴:“此文章解析,还是太过浅显,主笔水平不够。”

  仔细想了想,严祭酒道:“你去联系春在堂,就说,本官对学习报很有兴趣,国子监师资雄厚,学习报主笔该由国子监夫子来。”

  学监吃了一惊,严祭酒平日里最看不上商贾,这次居然要主动与他们合作,听这意思,还想要做主笔,还真是出人意料。

  听说国子监祭酒主动来寻求合作,宋卿卿很是惊喜,顾秋白则是觉得怪怪的,国子监,居然会想要和他们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合作,还想要自行提供内容,该不会是钓鱼吧。

  宋卿卿打消了她的疑虑:“你大概还不知道,清石居士的来信地址便是国子监,他应该是国子监的夫子,和穆良针锋相对了那么久,他心中当是郁结。穆良消失几天后突然说了学习报一事,他既是夫子,也应当对学习报一事有关注,这下子自动请缨做学习报主笔,也是证明自己,出一口气呢。”

  顾秋白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就给他们吧,本来那些夫子们,合该更懂科举才是。”

  宋卿卿:“对了,我已经物色好了住宅,过几日我便会搬出去。”

  顾秋白:“为什么?!卿卿,你难道不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