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昌平君:我太想进步了!

br />   也许,昨夜的吕不韦正是因为考虑到了这方面的事,才不得不认命。

  看了眼桌案旁的狼藉,他毫不在意的起身朝着门口走去。

  打开殿门,宦者令正带着几个侍者拦在昌平君面前,后者一脸怒色却又不敢强行冲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很明显,他想进来却被拦下,又不敢赌王上是不是真的下了令。

  “何事?”

  “拜见王上。”昌平君弯腰一礼,随即瞪了宦者令一眼:“王上,臣有要事禀报,可……”

  “是寡人下令不许打扰的。”

  嬴政眉头微皱,他好像明白吕不韦为什么在辞相时都要暗中敲打这家伙一番了。

  估计是他想让宦者令先禀报一下,至少见不见也得让自己来决定。

  可自己早就明确下令不许打扰,宦者令又怎么敢呢?

  这家伙要么是仗着他是祖母的亲族,连这点都想不到了,要么就是特意如此,好制造冲突引起寡人的注意。

  嬴政的回答让昌平君心中一惊,紧接着提起另一件事。

  “王上,嫪毐等人已被车裂处死,但受其影响的其余官员,该如何处置?”

  嫪毐反叛失败后的影响,绝不是杀了他和那些反叛官员就能结束的。

  在其权势巅峰期间,有许多巴结他的官员都是受他影响而升官的,而且赵姬身为太后,王宫中的有些人一样与嫪毐有一定牵连。

  可这个关头吕不韦又辞相了,于是这些问题都交到了嬴政面前。

  再联想到昌平君这个时间点前来……

  看着面前依旧低头的昌平君,嬴政心中有些不爽。

  昌平君之前开小会时不说,等自己处理完手中的事后再召见群臣时不说,偏偏要在这个时候特意来禀报?

  虽然刚刚亲政,可他已经察觉出了自己这位王叔的小心思。

  低情商:现在没相国了,王上您又刚亲政,朝堂之事需要有人替王上分忧啊!

  高情商:我太想进步了!

  “所有牵连官员一律严查,其官途升迁过程若有违法之处,全部革职,与反叛之事有牵连者一律处死。”

  “由你负责后续官员的提名。”

  此话一出,昌平君心头不但没高兴,反而有些忐忑。

  相国的位置呢?

  仅仅后续官员提名有什么用?对那些官员的考核之权呢?

  嬴政目光看向远方:“传王命!”

  “命原相国府郎官李斯为长史,嫪毐反叛过程中缺失官位的后续官员考核事宜,由其负责。”

  “王叔,眼下事务繁杂,也请你暂代丞相之位如何?”

  昌平君心里一阵发懵。

  李斯那个小郎官?

  长史?

  官员考核,这也不归长史管啊!

  另外,自己的功劳在吕不韦辞相后就是第一了,为什么不直接给我相国之位?只是丞相?还是暂代?

  一阵阵念头瞬间闪过脑海,只是表面上,他立刻恭敬一礼。

  “臣,遵命!”

  昌平君带着满头问号走了。

  身后还跟着一个准备去传命的侍者。

  大殿前,嬴政的脸色冷了下来。

  朝堂之事可以暂时不用操心了,如果那个李缘没骗自己,那他相信史书的眼光,李斯一定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结果。

  可王宫内的事……

  ……

  府邸内,自从王宫回来后,吕不韦就将自己关在书房里。

  而紧接着,他辞相的消息瞬间震动了整个雍城。

  这些年,哪怕是民间都知道吕不韦权倾朝野,不仅是相国之尊,更是秦王的仲父,风闻还跟太后有牵连。

  如此人物,居然在王上亲政后选择主动交权?

  许多官员都感觉自己没睡醒。

  但更多的大秦百姓,却在瞬间对他生出了好感,因为在老秦人心中,嬴姓王族才应该掌秦国大权,而不是交给一个六国来客。

  只是以前他对秦国和秦王有大功,人们碍于情面不好说,心里的芥蒂却始终留存。

  可如此‘高风亮节’的吕不韦,瞬间让老秦人心里对他不满烟消云散,连带着‘秦王晚了好几年才亲政都是被人阻挠’的谣言,也在瞬间与吕不韦划清了界限。

  府邸内,吕不韦的一些门客亲信沉默不语,心中五味杂陈。

  他们是靠着吕不韦生存的,可眼下……

  我们还没发力,相国大人就直接交权了?

  你了不起,你高风亮节,那我们这帮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