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坐地分赃
说完,便一脸严肃地朝着城外走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江宁看着师傅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嘀咕:师傅该不会真跑去砸场子,结果被那群和尚围攻吧?
要不要派几个人暗中保护师傅呢?
随后又寻思了一下,觉得神虚子就算打不过,凭借他那神出鬼没的功夫,逃跑应该还是没问题的,毕竟自己可是亲眼见识过。
就在这时,突然一队侍卫簇拥着一名小太监来到镇抚司门口。
小太监尖着嗓子说道:“江大人,皇上有旨,请您即刻进宫!”
江宁赶忙恭敬地接旨,随后跟着一众侍卫前往皇宫。
来到冬暖阁,只见多日不见的魏忠贤已经在那里等候了。
江宁还没来得及开口,魏忠贤便满脸堆笑地打招呼:“江大人,几日不见,您倒是愈发精神了。”
江宁笑着回应道:“哪里哪里,都托魏公公的福。
此次通州之行,魏公公一切可还顺利?”
魏忠贤得意地笑道:“哼,都是些不知死活的东西,咱家都给收拾得妥妥当当了。”
最后,方正化推门而出,笑着说道:“江大人、魏公公,皇上宣您二位进去呢。”
随后,江宁和魏忠贤笑着跟方正化打了声招呼,便赶忙朝里走去。
一进去,只见内阁孙承宗、袁可立以及薛国观都在,还有六部尚书。
这时,江宁与魏忠贤赶忙跪倒在地。朱由校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江爱卿、魏伴伴,平身吧。
这些日子你们辛苦了。”
接着,朱由校又笑着说道:“今日内阁与六部诸位卿家都在,咱们商议一下如何处置李三才之事。”
江宁一听,心里明白,这敢情是要坐地分赃了。
这时,作为查抄李三才家产的总指挥,江宁赶忙站出来,率先启奏道:“启禀陛下,臣奉旨查抄李三才,已将其京城府邸家产尽数查抄完毕。
经核算,共折合白银一百八十万两,此外还有店铺二十八家,土地两千顷。”
紧接着,魏忠贤也上前奏道:“启禀陛下,老奴前往通州查抄李三才家产,没想到通州一众地方乡绅竟参与李三才谋逆一案,老奴当即将他们全部抓捕归案。
就连通州知府侯天明也牵涉其中。
此次老奴查获白银四百五十万两,另有古玩字画,折合白银八十万两,商铺共计一百八十八家,还查抄土地四千五百顷。”
听到魏忠贤报出的数字,内阁与六部的官员们顿时惊愕不已。
就连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校,听闻这数字也不禁大为震惊。
要知道,大明朝一年的税收总额不过两千万两,而且这一千万两并非全是白银,还包含诸如棉布、丝绸之类的实物。
可如今,江宁和魏忠贤仅查抄李三才一家,所得财富竟几乎快达到国库年收入的一半,甚至还有超出。
朱由校赶忙定了定神,平复了一下震惊的心情,随后开口问道:“诸位爱卿,你们觉得这些赃款应当如何处置?”
这时,户部尚书郭允厚赶忙站了出来,恭敬地奏道:“启禀陛下,臣恳请将这笔赃款尽数交付户部。
如今皇上大婚在即,各项用度所需银两数额巨大,可眼下国库空虚,缺口极大。
再者,九边以及辽东将士的粮饷已拖欠半年之久,也急需发放。
经过臣核算,这两项加起来,差不多共需四百五十万两白银。”
朱由校听完,连忙摇了摇头,表示不同意。
眼见皇帝不同意,郭允厚一脸为难的说道:“那就请皇上拨付户部四百五十万两白银,以解燃眉之急。”
听到郭允厚狮子大开口,一下子就要四百五十万两。
朱由校赶忙摇头说道:“郭爱卿,户部既已开征商税,每月都能有十几万两银子入账,而且南方诸省拖欠的税收也在陆续补齐,户部应该不至于缺这么多银子吧。”
朱由校的态度十分明确,想把这些银子全部给户部,那是不可能的。
这时,郭允厚还想争辩几句。
一旁的魏忠贤赶忙开口说道:“郭大人,虽说户部缺银子,可皇上的内库同样不宽裕啊。
户部好歹还有商税以及南方收缴的赋税支撑着,皇上这边呢,每花一文钱,库里就少一文钱。
皇上自登基以来,一直奉行勤俭节约。
如今马上要大婚了,怎么着也得办得体面些吧。
咱家觉得呀,皇上大婚所需银子,户部就别操心了,直接从这赃款里出。
至于户部那四百五十万两的缺口,咱家瞧着也用不了那么多,就从这笔赃款中拿出二百万两交给户部,也就差不多了。”
郭允厚一听,顿时急得额头上直冒汗。
这时,内阁首辅孙承宗站了出来,拱手说道:“皇上,如今天下多事,国事艰难,还望皇上能体谅户部的难处。”
袁可立和薛国观两人并未发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