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拜访徐光启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汤若望赶忙开口说道:“下官见过江大人。”

  说罢,又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虔诚地说道:“愿主保佑江大人。”

  江宁赶忙笑着打了声招呼,接着开口问道:“汤大人,若是本官没记错,来我大明传教的,可不只您一位吧,像利玛窦、南怀仁他们,如今在何处呢?”

  汤若望震惊不已,开口问道:“江大人,您怎么会知道他们?”

  江宁微微一笑,“本官身为锦衣卫指挥使,掌控着大明上下各类情报,自然知晓。”

  汤若望解释道:“他们不远万里,渡海前来大明传教。

  利玛窦和南怀仁分别在北直隶一带传教,而我则承蒙徐光启大人举荐,入朝为官,负责火器的研发与制造。”

  这时,江宁开口问道:“刚才听汤大人与徐大人谈论火器,本官略感好奇,也想见识见识,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徐光启赶忙应道:“当然可以。”随后便领着江宁来到火器制造的作坊——兵杖局。

  只见工匠们正干得热火朝天,其中已经有几门火炮铸造出来。

  徐光启仔细检查着几门刚铸造好的火炮,汤若望则在一旁耐心地解释着。

  江宁眯起眼睛,上下不停打量,随后心中暗自骂道:这洋鬼子,居然还敢留一手!

  眼前这些火炮,明显已经有些过时了。

  西方的火器发展速度可比大明快,他们却拿这些老古董来糊弄大明。

  徐光启显然对此毫无察觉,还一个劲儿地点头称赞。

  这时,江宁又开口询问火铳研发得怎么样了。

  徐光启便让人拿来几杆急赶火铳。江宁打量一番,发现这便是最早的老式火绳枪,只是其射击距离和威力都比较有限。

  随后,江宁便将自己对速发枪的理解说了出来。

  徐光启顿时大为惊讶,赶忙说道:“没想到江大人对于火器研发竟也如此精通!”

  江宁微微一笑,说道:“本官也是听一位弗朗基的朋友提起的,他名叫马四克。

  据他所说,如今弗朗基最新的火炮可比眼前这几门厉害多了。

  也不知道汤大人是故意藏着不肯教,还是压根就不会呢?”

  这时,一旁的汤若望赶忙开口解释道:“我漂洋过海来到大明已有多年,对于西方如今火器的发展情况确实不太了解。”

  随后,江宁笑着说:“既然这样,改日本官就把我那位朋友马四克介绍给徐大人认识认识。

  至于汤大人你嘛,哪来的便回哪去吧。”

  汤若望一下子愣在原地,过了片刻才开口道:“江大人,我帮朝廷研发火炮,实则也是为了传教。”

  江宁冷笑一声:“可我那位朋友马克思,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

  只怕等他来了,你们这教就传不下去喽。

  说不定他做出成绩奏明圣上,禁止你们在大明传教,到那时,你们就只能灰溜溜地回老家去。”

  听闻此言,汤若望顿时大惊失色。

  他们可是怀揣着教皇的旨意远渡重洋来传教的,要是最后一事无成地回去,如何对得起这些年吃的苦头呢?

  汤若望急得脑门直冒汗,随后一咬牙说道:“江大人、徐大人,下官对火炮最近有了些新的想法。

  回去后可以尝试着进行铸造,威力肯定比现在铸造的火炮大得多。”

  徐光启顿时喜出望外。

  这时,江宁笑着问道:“不知汤大人需要多久呢?

  我那位朋友马四克,现在正在南直隶,我写封信,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到京城。”

  眼瞧着自己的差事不保,汤若望一咬牙说道:“十天,十天时间,下官就能把新型火炮的研发构思完成,到时便可尝试铸造。”

  江宁满意地点点头,心中暗自想道:“你这个洋鬼子,竟敢在我面前耍心眼,回头就让锦衣卫把你们的教堂全查封了。”

  对于火炮制作,江宁了解不算多,却也把自己所知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徐光启。

  徐光启赶忙吩咐人,将江宁所说的内容一一记录下来,表示接下来会尝试这些方法。

  之后,江宁看着那些衣衫褴褛的工匠,沉思许久后说道:“徐大人,这些工匠们日子着实艰苦,有机会您还是给他们提高些待遇吧。

  据本官所知,兵杖局造出的火铳送到边疆,将士们根本不敢用,炸膛率太高了。

  究其根源,还是下面的工匠们吃不饱、穿不暖,俸禄还被克扣,如此一来,他们哪还有心思认真做事。

  再者,下面的官员贪污材料,工匠们也无可奈何,只能以次充好。”

  听闻这些,徐光启大惊失色。他一心扑在火炮制造上,确实没留意到这些状况。

  其实也难怪徐光启忽视,毕竟他身为朝廷六部尚书,本就属于官绅阶层。

  在写个时代,又怎么会轻易关注到底层工匠的处境呢?

  这是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