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硬刚客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更为难得的是,他本人行事低调,毫不张扬,着实令人意想不到。
如此年少得志,却能这般沉稳,实在难得。”
袁可立也不禁感慨道:“没错啊,幸亏江宁这人行事公正,无论是谋略、城府还是心机,都堪称上乘。
最重要的是,他一心一意为朝廷办实事。
否则,单是一个魏忠贤,就已让我们忧心忡忡,若再加上一个心怀不轨的江宁,恐怕足以给我大明朝带来灭顶之灾。”
这时,一旁的薛国观也笑着附和:“江大人为官公正,一心为国为民,实乃朝廷栋梁之才啊。”
对于这位由江宁举荐进入内阁的薛阁老,孙承宗和袁可立起初确实有些瞧不上。
毕竟,他们对薛国观了解不多,仅凭举荐入阁这一点,难免心生轻视。
但经过近几日的观察,他们发现这位薛阁老能力着实不俗。
在处理政务时,他表现得相当稳重,对各类事务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绝非泛泛之辈。
渐渐地,孙承宗和袁可立对薛国观的态度大为改观,不再如往昔那般轻视,而是真心接纳,也算将薛国观当成自己人了。
这时,袁可立感慨地说道:“之前东林党人结党营私,只图自身利益,将国家大事当作儿戏。朝廷多年积攒下来的政务堆积如山,繁重不堪。
经过我们这段时间的不懈努力,如今政务勉强能正常运转。
幸亏天子圣明,用人得当,才把东林党人大多驱逐出朝堂。
不然,任由他们这样下去,不出几年,大明恐怕就会遭遇灭顶之灾。”
这时,一旁的孙承宗赶忙劝道:“袁兄,慎言啊!”袁可立笑了笑,说道:“孙阁老,无需担忧。
老夫为官清正,一心为国为民,身正不怕影子斜。
那群东林党人,老夫还真不放在眼里。”
这时,薛国观也开口说道:“袁阁老所言极是。
如今,东林党在朝中仅剩的骨干,也就只有杨涟、左光斗二人了。
这二人虽是东林党骨干,但为官还算公正,只是有些迂腐,一根筋认死理。
如今,他们已被降为左右佥都御史,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
随后,三人便继续闲聊起来。
薛国观也不再拘谨,时不时发表两句见解。交谈中,他们发现彼此在许多政务见解上颇为一致。
毕竟三人都是实干派官员,一心想着如何让朝廷更好地运转,因此并未产生太大的分歧。
此时,咱们的江大人正在办公房里悠哉地摸鱼。
突然,宫里有人前来传旨,宣江宁即刻觐见皇上。
江宁不敢耽搁,赶忙换好官服,匆匆赶往皇宫。
刚来到午门之外,江宁便瞧见了一身灰头土脸的魏忠贤。
他心中疑惑顿生:这九千岁怎么被弄成这副模样?
虽说魏忠贤近来行事作风有所转变,开始做些善事,但好歹也是位高权重之人,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动他?
江宁满是疑惑地开口问道:“魏公公,您这是啥情况?”
魏忠贤尴尬地笑了笑,说道:“咱家今日闲来无事,跑去城外赵家村给百姓们打井。
忙完后,荒野之地又没处换衣裳,接到皇上召见的消息,便这么匆匆赶过来了。”
听到这番话,江宁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在心里暗自嘀咕:我的天呐,堂堂东厂厂公,司礼监秉笔,皇上身边的大红人,竟然跑去亲自帮百姓挖井了!
再瞧瞧老魏同志这满身的泥土,怎么看都不像是去作秀,分明是实实在在地干活了呀!
随后,两人结伴而行,来到冬暖阁。
只见方正化守在门外,瞧见他俩,赶忙小跑过来,面色焦急地说道:“江大人、魏公公,这段时间客氏两头往皇上这儿跑,又是献殷勤,又是表忠心的。
咱家可心急如焚呐,再这样下去,恐怕会对皇上的名声不利。”
听到“客氏”这两个字,江宁顿时心中大惊,暗道:“坏了,怎么把她给忘了?
这可是历史上有名的奉圣夫人,天启皇帝的奶娘,在宫中势力颇大,可不能得罪。”
魏忠贤一脸疑惑地说道:“客氏最近老是往皇上这儿跑?”
方正化连连点头,满脸焦急地说:“是呀,客氏隔三差五就来给皇上送吃食,还劝皇上说没事可以多做做木工。”
听到这儿,魏忠贤也不禁皱起了眉头,转头向江宁问道:“江大人,您看这事儿该如何是好?”
江宁思索片刻,说道:“先进去看看再说。”
随后,两人在方正化的带领下,来到大殿之内。
只见天启皇帝正坐在御案之上,旁边摆满了各种木料。
一位身着华丽服饰的中年妇女站在一旁,这女子容颜出众,身姿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