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浮出水面(求月票,推荐票,求支持正版!)

p; 直到廷尉丞哆哆嗦嗦地说了句:“廷尉长子李由为父操持丧仪。听说荷华公主与韩相之子都已去了廷尉府上吊唁,下官还得知,可能……”

  “可能什么?有话快说!”

  “可能大王也于途中得知此事,大王素来看重廷尉,宠爱荷华公主,大王或许要亲自去府上垂问。上卿大人不如也去府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姚贾平生最不想听到大王看重廷尉这种话。韩非的事情,他处理得还算干净,料旁人也查不出来什么。

  他看了眼他身边的廷尉丞,觉得卖他个人情,“既然陈兄对已故长官如此关心,也同我一起去府上吧。

  ——

  这些新来的车队将李斯府门围得水泄不通。

  故而一道并立两车也时见,许多的木轮碾压上积雪,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车队们上赶着来奔赴一个门府,上次还是在吕不韦罢相、退居幕后的时候。

  李斯官职是个不高不低的廷尉。这些秦国宗室、外邦客卿来得热络并不是因为他有多重要,并不是因为他和自己的关系有多好。

  ——李斯是《谏逐客书》的上言者,韩非是韩国的遗室亡臣。

  对他们来说,他们在意的只是秦王嬴政的态度。

  而不是李斯今日是否在办丧礼。

  许栀看着这等热闹的氛围,不免觉得有几分可笑。

  听闻嬴政终于从雍城发出,这令燕丹觉得非常欣慰。

  总算有一回能够让他能够在这次的计划中扳回一局了。

  韩非,死得好。李斯,不足为惜。

  “小公主?”

  许栀面前高挺清瘦的男子,他虽披着很厚的裘衣,也那般逸群,或许是因为他从更北边蓟城来,他与这霜雪天是如此相得益彰,洒洒容容,更是一幅好皮囊。

  许栀承认,燕丹长得实在是……有些,美?

  燕丹的眼尾很长,眉眼是带了些娇气。

  这种美和张良不一样。

  前者好比海棠,后者是清润柔和,芝兰玉树。

  “丹太子您长得这么好看,为什么眼睛里却满是灰暗呢?”

  燕丹一愣,秦风彪悍是真,嬴荷华居然堂而皇之地在人家的葬礼上说些这种话。

  也是,她本来就和她那个从邯郸来的爹一样,不入流。

  得了一个歪打正着的王位,如今就在他面前颐指气使,还用那等恶毒的言语来咒骂他!

  许栀见燕丹并不理她,她又绕到他面前去了:“前些日子若不是廷尉,今日躺在这儿的就是我了。唉,定是旧疾复发才让廷尉因病去世。我的老师们还没教我把《竹书纪年》认一遍,一下就走了,这太突然了。”

  燕丹压根儿就不想和嬴荷华费口舌,他只想等着嬴政从雍城回来,看他好生悼念一下他那个韩非,还有他的李爱卿。

  燕丹自幼与嬴政相识,他却比赵嘉更了解嬴政。嬴政这个人只有当他真正失去了什么的时候,他才会感到愧疚与珍惜。

  许栀不是很理解燕丹。

  他喊了自己,却又没有和她说话的打算,也不知道他似有似无的笑意是在笑什么。

  张良见完姚贾,他适时地将嬴荷华唤到了屋内。

  如春日柳絮的雪花沾上了屋内的暖气,瞬间化为雪水。

  便如此刻许栀积蓄了多日的忧愁被张良清扫而空。

  许栀露出了微笑,看着女孩眼中这种真心实意的笑意,张良是有些意外的。毕竟他以为这个公主心中所有的筹谋与算计都该是为了秦国。

  一个公主将谋臣推荐给扶苏,再将他送到嬴政的眼前,这摆明了是为在父兄面前的邀功之举。

  张良太懂这是巩固自身地位的手段。

  可他听蒙恬说了,她得知韩非死于牢狱时,神情很慌乱,再到李斯府中之后,表露的伤心绝不是假。

  她对他的言辞也不再藏着掖着,甚至直言她不想让韩非和李斯死。

  不要这两个人死?

  她折腾了这样一大圈,难道只想让韩非活下来,就是这样简单而已?

  他看嬴荷华的表现则是——没错,事实就是这样简单。

  许栀长呼一气,抚着胸口,几乎是喜极而涕地说了几个‘太好了’

  张良从衣襟中拿出一方手掌大的麻绢,“这是老师专门给你的帛书,为避免生事,需妥善收好。”

  麻绢上面是很熟悉的字迹,果真是韩非所书!

  这韩国文字与秦篆相差甚远,她堪堪能认个大概。

  ——……公主眼中所见世界或解非心中疑问。非愿掷豪赌,一凭墨书为证,与定十年之约。

  韩非还活着。

  那么,这意味着这个世界的轨迹是可以被改变!

  许栀立身,掌心朝面、拇指对上,最后举手加额,她对张良拜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