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我只要站在这里,就能吓得你们浑身冷汗!
太极殿内,琉璃瓦在日光下闪烁着冷冽光芒,殿内雕梁画栋,却满是肃杀的气氛。
朝堂之上,局势突变,官员们竟分成了两拨。
以许敬宗为首的一派,身姿笔挺,站在原地仿若扎根,动也不动。
许敬宗抬眸,目光扫过众人,脸上带着一贯的精明,他微微仰起头,向众人宣告着自己立场的坚定。
在他身后,一众官员整齐排列,眼神或闪烁、或沉稳,但都默契地保持着沉默,那股子整齐划一的气势,彰显他们立场的稳固。
另一波官员则聚集在李承乾身后,只是这部分人在宽阔朝堂里,仅占小小的一片。
他们神色各异,有的难掩激动,有的眼中满是敬畏,站得也不算规整,可望向李承乾的眼神里,都饱含着忠诚。
自从李璟祐上位,朝堂就像被卷入了一场风暴,旧臣们明显感觉到,曾经熟悉的朝堂氛围一去不复返,新帝新政推行,官场风气悄然生变。
先帝驾崩后,他们虽满心思念,却只能把这份眷恋深埋心底,不敢有丝毫流露,毕竟新君在位,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便是大祸临头。
可谁能想到,今日,李承乾竟回来了!
那些忠于李承乾的臣子们,压抑许久的情绪瞬间决堤,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他们交头接耳,眼中闪烁着炽热光芒,胸膛剧烈起伏,期盼一朝成真,他们内心只有一个强烈的愿望。
让朝堂重回以前的模样。
在他们心中,李承乾就是那定海神针,只要他站在这里,他们便有了依靠,有了为大唐社稷肝脑涂地的底气。
许敬宗见此情景,向前踏出一步,双手高高拱起,对着龙台上的李璟祐行了个大礼,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加沉稳:“陛下?天无二日,如今陛下您正端坐在龙台,他们口中的陛下,又算哪门子陛下?”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提高音量道,“陛下,先帝已然驾崩,如今这妖人,竟幻化成先帝模样,妄图搅乱朝纲,恳请陛下速速下令,将这妖人拿下,以正国法,安抚民心呐!”
他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
这话一出,许敬宗身后的官员们纷纷附和,整齐划一地拱手高呼:“臣附议!”
他们心里门儿清,不管眼前的李承乾是真是假,都绝不能让他再有机会重掌大权。
在他们眼中,李承乾在位时大力整治官场,断了他们不少谋取私利的路子,他们心心念念的,是自家子孙后代都能尽享荣华富贵、权势滔天,而这些,恰恰是李承乾极力杜绝的。
李璟祐坐在龙椅上,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听到许敬宗的话,他只是微微侧头,淡淡地瞟了一眼
“闭嘴!”
他冷冷吐出两个字,声音不大,却裹挟着帝王独有的威严霸气。
这一声令下,整个朝堂瞬间安静,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所有人都被李璟祐的气势震慑住,大气都不敢出。
李璟祐缓缓起身,抬手轻轻整理身上华丽的冕服,冕旒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发出清脆声响。
他一步一步,沉稳地走下龙台,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众人的心上,让人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
他的目光紧紧锁在龙台下的李承乾身上,双手在袖中微微颤抖,可还是强撑着将目光迎上去,试图在气势上不落下风。
“父皇,你果然还在。”
李璟祐开口,声音微微发颤,努力掩饰着内心的不安,“只是,朕实在不明白,你为何还要出现?为何还要回来?”
他的眼神里闪过疑惑、不甘和担忧,“而且,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回来,你真当朕还是从前那个孩子吗?”
他挺直腰杆,极力展现出皇帝的威严。
“朕,如今才是大唐的皇帝!”
他的声音在朝堂回响,带着质问,也带着宣誓主权的意味。
李璟祐话音刚落,许敬宗等一众官员齐声高呼:“陛下!”
那声音整齐洪亮,一声接着一声,在殿内久久回荡,表明着他们对李璟祐的忠心拥护。
李承乾听着这此起彼伏的呼喊,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凝视着李璟祐。
看到眼前的李璟祐,他想起了以前,那时,李璟祐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孩童,跟在自己身后奶声奶气的叫着父皇,满脸都是纯真依赖。
那时,自己与苏芷,还有年幼的李璟祐在御花园的亭子下乘凉,微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一家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可如今,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李承乾忍不住长叹一声,叹息里似乎承载着他这些年的所有经历与感慨。
“祐儿啊,你在害怕吗?”
他轻声问道。
听到这话,李璟祐沉默了,眉头微微皱起,眼神里有些迷茫。
连他自己都不清楚,面对父皇,内心为何会涌起这般强烈的害怕。
是因为心虚?自己上位后,推行的一些政策与李承乾的理念背道而驰。
还是因为有所亏欠?
因为秦如召?还是薛仁贵?还是那一众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