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真正的敌人

  李承乾负手踱步,眉头微蹙,眼神里透着思索的意味,张显怀毕恭毕敬的侍立一旁,浑然不知这位帝王内心正波涛翻涌,有些肺腑之言,李承乾思量再三,还是决定深埋心底,不对他讲。

  世家之祸,追根溯源,一切皆因“地位”二字而起。

  那些世家的祖宗们,仗着家族累世积攒的权势,在朝堂之上翻云覆雨,编织起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把控着官员的任免大权,任人唯亲,将朝堂变成了自家的“一言堂”。

  在民间,他们巧取豪夺,疯狂兼并土地,致使无数普通百姓失去赖以生存的根基,只能在饥寒交迫中苦苦挣扎。

  一桩桩、一件件恶行,桩桩属实,罪无可恕,每一笔血债都铭刻在百姓心中。

  李承乾内心清楚,这一切悲剧的酿成,又怎能简单地归咎于个人的贪婪呢?

  这背后,是时代的无奈悲哀。

  在过去那个漫长的封建时代,社会阶层严重固化,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衡机制,世家的崛起与膨胀,几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走向,是时代的局限性与人性中难以遏制的贪婪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今,时过境迁,风水轮流转,曾经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世家轰然倒塌,荣耀辉煌如过眼云烟般消散。

  而他们的后代,这些孩子,却沦为人人喊打的落魄之徒,遭受着世人的冷眼、歧视与唾弃。

  他们所承受的苦难,又与当年被世家欺压凌辱的百姓所经历的痛苦何其相似!

  历史仿佛一个轮回,曾经施加于他人身上的苦难,如今报应般地落在了世家后人身上。

  李承乾心中明白,世家,就像是深深扎根于社会土壤之下的顽固根系,即便你可以凭借强硬的手段,摧毁世家外在的躯壳,没收他们的田产、褫夺他们的官职、驱散他们的家族势力,让世家在表面上销声匿迹。

  但只要人性中对权力、财富和地位的追逐与贪婪这一本质不改变,世家的根就永远无法被彻底拔除。

  这种凭借家族势力垄断资源、操控政治的现象,随时都有可能在合适的土壤中再次滋生蔓延。

  老师就是为了这个,最后导致了粉身碎骨。

  可即便知道了老师的下场,李承乾内心的那团火焰却从未熄灭,他还是想要再拼一次,再试一试。

  哪怕前路荆棘密布,哪怕成功的希望犹如风中残烛般渺茫,他也决心要为大唐的未来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让后世子孙不再遭受世家之苦,让大唐的江山社稷能够长治久安。

  “显怀啊,给这群孩子些吃的。”

  李承乾缓缓开口。

  “记住,不要让他们吃得太饱,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吃个七八分饱即可。”

  “等他们进食完毕,安排人烧水,给他们仔仔细细地洗个澡,再换上干净整洁的衣物。”

  “另外,速速传朕的旨意到长安。”

  “朕允许世家子弟隐姓埋名,他们可以自由地改换姓氏,开启全新的生活。”

  “严令当地官府,未经朕的允许,任何人不得追查他们的过往身份,不得对他们有任何歧视性的举措和行为。”

  “务必让所有人,无论出身如何,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大唐百姓应有的权力,不得有丝毫的克扣与差别对待。”

  “等这些事情都安排妥当之后,即刻联系当地官府,为这些孩子精心安排入学事宜,让他们都能踏入学堂的大门,接受良好的教育。”

  李承乾这一连串有条不紊的命令,让张显怀瞬间呆愣在了原地。

  他瞪大了双眼,在他过往的认知里,陛下向来以雷厉风行著称,对待敌人从来都是毫不留情,绝不心慈手软。

  如今这般宽厚仁慈、善待世家子弟的命令,实在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让他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但圣命难违,纵使心中不解,他也只能强压下内心的波澜,躬身领命,恭恭敬敬的说道:“臣遵旨。”

  李承乾说完,在胡不归的嘱咐下,缓缓转身离去。

  众人皆知,陛下的身体在多年的殚精竭虑,早已大不如前,又到了每日按时喝药和休息的时候了。

  看着陛下那逐渐远去、略显单薄的背影,张显怀独自伫立在原地,他百思不得其解。现在的陛下,怎么突然变得如此慈悲善良?

  这还是那个在朝堂上纵横捭阖,让人敬畏不已的帝王吗?

  他下意识地转头看向身旁一直沉默不语的王文,无奈的摇了摇头,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王文倾诉。

  “小子,你知道吗,要是换成以前那个陛下,这些人,一个也活不成。”

  张显怀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仿佛在回忆着那个手段强硬的陛下,眼神中既有深深的敬畏,又夹杂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

  王文听到张显怀的话,轻轻摇了摇头,脸上的神情认真,没有丝毫的犹豫。

  “张指挥使,你错了,就算是换成以前的陛下,陛下还是会做一样的决定。”

  听到王文的话,张显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略带嘲讽意味的笑容,像是在笑王文的年少无知。

  “小子,那是你没见过以前的陛下。”

  他的眼神中闪过狠厉。

  “那人头,砍得可就没停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