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新政引发的争议与惊喜

emsp;而那些年轻人眼中,却全都是自信。

  老臣们都在猜测,难道陛下有什么秘密财源?

  “这钱自然是由朕的内帑里出。”

  李承乾平静地说道。

  “朕之私库,财富充盈,足以支持这些举措。”

  “朕不会动用国库里的钱,以免影响国家正常运转。”

  “长安以后作为和咸阳一样的试点,有关条例各位臣工下朝以后可以询问齐太师。”

  大臣们听到这话,心中大为震惊,没想到陛下竟愿意动用自己的私库,而且陛下的私库竟然比国库还富裕?

  他哪来的钱?咸阳城有这么多钱吗?

  说到这,李承乾看了一眼齐先生,齐先生似乎是很满意齐太师这个称呼,脸上洋溢着喜悦之色,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他知道这是陛下对他的信任,他定当不辱使命,与其他人不同,齐先生可是知道所有情况的。

  他挺直了腰杆,向李承乾微微行礼。

  “朕先给你们透露一下,以后长安官员的俸禄将不再分发职田,所有职田全部上缴国库,改为皇庄。”

  李承乾的话一出口,朝堂上顿时像炸开了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臣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声音嘈杂如菜市场。

  年轻的官员们则是完全不为所动,这些政策咸阳城早就开始实施了。

  有的官员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这职田乃事朝廷所赐,自己从不贪污,全家收入来源一半皆在此处,怎能说收就收?

  收了之后该怎么养得起家里人?

  有的则是满脸惊愕,似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陛下这是要大动干戈啊,不知后续会如何,这和以往的小调整可完全不一样。”

  还有的在窃窃私语,猜测着陛下此举的目的。

  难道陛下有更好的安排?

  朝堂上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而混乱,大臣们的情绪一波接着一波,上下起伏。

  大部分官员们脸色变得铁青,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陛下会有这样的决定。

  自家的田地那可是家里的根基,就这样上缴国库,他们心中如同被刀割一般疼痛。

  比起那些世家,他们对土地的依赖更深。

  就连一向沉稳的房玄龄,脸色也变得有些不自然。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既有对自家田地的不舍,又有对陛下决策的无奈。

  陛下此举虽不知为何,但看来是势在必行,只希望不要引起太大的动荡,这和我原本期望的平稳发展有了冲突。

  但李承乾很快就画风一转,他抬起手,示意群臣安静。

  朝堂上的嘈杂声渐渐小了下去,大臣们的目光再次集中到他身上。

  “朕知道诸位,都是大唐的栋梁之才,也都是清廉做事的好官,自然不会亏待诸位。”

  “朕绝不会白白让你们将家中的田地上交。”

  李承乾大声说道。

  “田地上交后,长安官员的田地补偿比咸阳官员高一等,每亩田地补偿粮食十石。”

  @往后每年每亩田补偿一石粮食。所有长安城内宗室、官员,日后不得拥有自己的私人田,每人每年的俸禄翻一倍。”

  听到李承乾的话,群臣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都露出了惊喜之色。

  每亩田补偿十石粮食,往后每年还有一石粮食的补贴,

  这意味着朝廷一次性补偿了整整十年的粮食啊!

  而且今后每年的俸禄还直接翻了个倍,这等好事,简直是做梦都想不到。

  大臣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刚刚的愤怒和不满瞬间烟消云散,就像乌云被阳光驱散。

  他们开始在心中盘算着自己能得到多少好处。

  如此一来,我家的收入不仅没减少,反而增加了,陛下圣明啊!

  有的则暗自庆幸。

  还好陛下有此补偿,不然这次可就亏大了。

  大臣们的议论声再次响起,不过这次的声音中充满了兴奋和期待。

  原本官员们家中的职田每年都需要雇佣农户来耕种。

  一亩田一年能有一石收成就算是丰收年了,可实际上大多数年份产量都不足一石。

  因为还要给雇农支付工钱,缴纳赋税。

  一年到头忙下来,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心血,真正到手的收益并没有多少。

  但现在朝廷一次性补偿如此之多的粮食,每年的俸禄还翻倍,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

  房玄龄作为一品宰相,心中也在默默计算自己的俸禄变化。

  他深知这对自己和整个家族意味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