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

br />   如今有了楚景澄,倒是帮了他们不少的忙。

  掌柜的再三道谢,谢的楚景澄颇有些不好意思。

  掌柜的从中调和,几人很快就选好了地方,加之有侍卫在一旁守着,施粥的时候倒是没闹出什么乱子。

  雨势稍稍停了一些,但依旧来势汹汹,裴珩看了许久的县志,也去过实地勘察,大致明白为何水患会这般严重。

  “世子,您已经连续两日没有歇息,身子要紧。”长鸣忍不住开口劝说。

  裴珩半点没理会,只问客栈情况。

  “二公子和几位姑娘带着不少人每日在城外施粥,其中有不少商人暗地里相帮。”长鸣将自己知晓的尽数说起。

  扬州商会等级严苛,大商人欺压小商人是常有的事。

  “那些商人并未出面,恐是担心事后被人报复。”

  “不管何处都有败类。”裴珩冷哼一声,得知楚景澄借了他的名头办事,还觉得很新鲜,“怎的忽然有了这般脑子?”

  楚景澄从来都不是个喜欢借势的人,他心思比较单纯,从来都是把他当成表哥,即便知道他的身份,也从不会往别处去想。

  他们有这份心思并不难猜,只是实施起来有些困难,如今倒是可以少许多的麻烦。

  “不是二公子想到的,是沈姑娘说的。”长鸣有些忍不住的想笑,“沈姑娘说反正盯着您的人那么多,多几个也没事。”

  裴珩:“……”

  “沈姑娘还说,若是有商人要蓄意报复,还能说是您示意的。”长鸣说道这儿,偷偷去看了主子的脸色,只觉得有趣极了。

  “多派些人护着她们。”裴珩无奈的摇头,沈瓷这话说的倒也没错,只是他这心里多少有些无奈。

  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

  裴珩起初并不知道这一趟来扬州还会遇见这些事,若是他早点知晓大概就不会同意他们一同过来。

  此事牵连甚广。

  他担心他们几人回有危险。

  裴珩心中也有诸多担忧,他看着面前的空白牛皮纸,神色凛然。

  “找人盯着扬州知府,还有商会的那些大商人。”

  长鸣没有多问,立刻着手安排。

  裴珩在那张空白的牛皮纸上勾勾画画,很快一副完整的河道图露了出来,扬州的水患一直无法彻底解决。

  并非是历代官员碌碌无为,而是里头错综复杂,扬州的官员并不希望水患可以彻底的解决。

  他们能做的事情到底有限。

  朝廷每年都会下发不少的赈灾银两,这些银两的用途却是有限,治理水患都是将河床加高,以防止河水倒灌。

  城里的排水沟渠也是一塌糊涂,这雨虽然很大,但若是排水沟渠做得好,根本不会发生内涝。

  不多时长鸣归来,裴珩便让他去民间寻一些能工巧匠,若是寻不到他也不愁,还可以让父亲出面请工部的工匠过来。

  “是。”

  对于裴珩的吩咐,长鸣从来都无二话。

  解决手头山的事情之后,裴珩便去了施粥的地方,扬州城那么大,她们几人自然不在一处,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均有人在。

  裴珩去见了沈瓷。

  他已经许久没有见过她。

  前有暴雨倾盆,后有大商人哄抬米价,她们能买到的粮食其实也有限,所以这粥不过是薄薄一层。

  可即便如此也是杯水车薪。

  沈瓷的情况比他想象的更好一些,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容易的,哪怕只是施粥,也要花费不少的精力。

  “先前没有下那么大的雨,没想过竟会淹没村庄。”

  “河床一年年增高,村庄地势低洼,淹没也是迟早的事。”裴珩声音微冷。

  扬州知府对这些事早已经见怪不怪。一开始的时候甚至还在安慰裴珩,“不过就是一些房屋,人没事就好。”

  话虽如此,但依旧让裴珩皱起眉头。

  裴珩原本不过想远远的看沈瓷一眼就离开,没想到却被沈瓷发现,他就不好直接走,更没想到的是沈瓷竟让侍卫过来寻他。

  “世子,沈姑娘说有话要同您说。”

  裴珩微微点头,撑着伞走了过去,沈瓷还在给百姓们施粥,见到裴珩过来也没有多言,只是请裴珩等一等。

  他自然不会干等着,见沈瓷将铜勺换到了左手,心中有所猜测,主动的上手接过沈瓷手中铜勺,“我来吧。”

  沈瓷有些想拒绝,可裴珩却没给她这个机会,在她说话之前就想好了措辞,“明日还要施粥,若双手乏力也会耽误事。”

  “何况,百姓们还在等着。”

  沈瓷没在推辞将手中的铜勺递了过去,裴珩其实也没干过这些事,做起来也很困难,只是他到底是男子,力气比沈瓷大一点。

  事情还算顺利。

  一锅粥很快就见底。

  但是长长的队伍根本看不到头,原本他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