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0
/>
到底是谁待张才人母女不好?一目了然。
张才人领了圣旨,回到殿内,面上却全无半分喜色,惶恐的向太后谢恩。
这在众人眼中,就成了她害怕太后。
就这,太后还说自己在宫里不管事,说话不算数?众人更加不信太后刚才的话,她虽把宫权交出去了,但余威犹在,欺负不了陛下和长公主,压制张才人母女还是足够的。
太后在短暂的震惊后,很快调整好了神情,笑着道:“哀家早就说过,要给你晋封,只是陛下和摄政王那边一直没点头,如今他们总算是同意了。哀家替你高兴。”
众人:“……”她们可不相信晋封太妃还需要摄政王同意,张才人是不是贵太妃,对人家摄政王一点影响都没有啊!
当然,谁都不会揭穿太后。张才人和韩若华谢过恩,就恭谨的退到一旁。
韩若年笑道:“我早准备了几套新衣服,还有一些头面首饰,张母妃和二妹妹回去换上吧,如此大喜的日子,定然要打扮的漂亮一些。”
她丝毫不掩饰她早就知道要给张氏晋封之事,越是如此,在场命妇们越肯定她不会为难张氏母女。
太后眸中神色更冷,这姐弟俩明显是察觉到了自己的打算。
她原本想让众人看看长公主苛待庶母庶妹,再装装可怜,接着给长公主挑选驸马,那些好人家自然会退避三舍。就可以顺理成章给她选个条件差一些的驸马了。
但没想到,计划全被打乱。张才人晋封贵太妃,这看似是小皇帝在为她彰显太后仁德,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她之前并不知情。这全是小皇帝的主意。
偏偏自己挑不出半分错来,还得夸小皇帝懂事。
至于张氏,这女人表面对自己恭顺,私下竟然投靠韩若年
和小皇帝。自己从前真是小看了她。
太后越想越气,但面上只能笑着点头,让张氏母女去换衣服,等母女二人走了,她又试图补救道:“张氏向来简朴,也不愿女儿穿得鲜亮。哀家说了几次,她都听不进去。”
众人现在已经不信太后的话了,都只面上笑笑。
正这时,陛下和两位小王爷来了。
三个小少年给太后行了礼。韩晋又诚惶诚恐地给太后谢恩。
太后就只能勉励几句,谁都能看出郑王对太后十分畏惧,太后和他也并不亲近。
韩昼就笑眯眯说:“母后对张母妃向来十分关照,虽从未和朕提过晋封太妃之事,但朕知道母后心里一定早想着这事儿了,今日便自作主张,也算给母后的寿礼之一。”
众人:“……”刚太后果然撒谎了,还说什么早就提过要给张氏晋位份。
太后气得暗暗咬牙,这小子蔫儿坏,定然是和裴见戚学的。
韩昼又向几位命妇问好,原主对这些人都有些对不上号,韩昼还是穿来后从张侠等人口中了解了宗室的信息。
这几位家中都是被拔了牙的老虎,不足为惧。既然如此,当然是越恭敬越能彰显皇家恩泽。
韩昼就十分热情,不仅关心老王妃的身体,还关心他们家中子弟,听说有几位家中子弟二十多岁手上没个差事。
韩昼立刻答应道:“回头朕与表兄和谢尚书商议一下,安排他们进六部历练。”
几位王妃没想到自家儿孙还有入朝做事的机会,纷纷谢恩。
外命妇们陆续到了,按品阶入内向太后行礼。
谢家女眷作为太后娘家人,是与几位国公家的老太君一同入内的。这算是对太后母家的优待。
众人行礼毕,谢母注意到张氏母女不在,就随口问了句。
太后本来都已调整好神情了,提起这个,脸色又不禁有些难看。
谢母得知张才人晋封贵太妃,也十分意外。女儿入宫后颇得先帝喜爱,其他妃嫔都成了摆设,唯独张才人,先帝还偶尔去他宫里。
张氏虽十分恭顺,在太后跟前谨小慎微。但也给女儿添了不少烦恼。
原以为先帝驾崩后,张氏彻底没了倚仗,只能靠着太后和谢家。谁料陛下会在太后圣寿时来这么一招,这不明显是在恶心人吗?
偏偏人家是打着太后的名义,太后还得夸陛下懂事,想的周到。
不一会儿,换了衣服的张贵太妃和二公主来了。
韩昼就夸妹妹漂亮,亲自拿了吃的给她。
安国公赵昌元的母亲就笑道:“陛下与弟弟妹妹关系和睦,先帝在天有灵,一定十分欣慰。”
“朕小时候就常听父皇叮嘱,说我是长兄,要照顾好弟弟妹妹们。”韩昼道:“朕一直谨记在心。”
太后:“……”这小子真是满嘴跑马,她才不信先帝会这样交代。
这样一说,好像先帝本就希望陛下继位一样,若不希望陛下继位,又怎会让他照顾弟妹?
几位老太君本就和谢党不对付,听了这话,看太后和谢母的眼神都不由带了几分嘲弄。
太后:“……”
太后实在不想看小皇帝和这几位国公夫人在这里演戏,就说让韩若年带着弟弟妹妹们去外面玩儿,在这儿坐着也是无趣。
韩昼就说带着姐妹和两个弟弟去前殿,跟宗室的叔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