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摄政王的掌中娇3
不,是朕的错。”他说着起身,把俩弟弟扶起来,“长兄如父,父皇不在了,朕该像父亲一样关心你们才是,只是朕前几个月忙的焦头烂额。如今父皇的丧事办完了,朝中之事有摄政王和谢学士操劳,朕才得空来看你们。你们喜欢吃什么?哦,父皇孝期未过,咱只能吃点素的。”
韩旭和韩晋分别说了自己喜欢吃的菜,韩昼便吩咐人往御膳房传话,就做弟弟们爱吃的。
兄弟三人头一回同桌用膳,韩旭和韩晋都有些拘谨。他们倒不是怕韩昼这个小皇兄,只是不习惯。
韩晋更是紧张的只扒拉自己碗里的米饭。
韩昼就让小内侍给韩晋布菜,“一看你饭量就比较大,只吃米饭怎么行?你不是喜欢茄子吗?快,多吃点。”
韩晋一个劲点头,正要埋头吃菜,就听韩旭道:“你应该说谢陛下。”
他本是想让皇兄看出二哥的无礼,不料韩昼却笑道:“这就对了,兄弟之间就该互相提醒,不过咱们年纪都小,又没外人,不必在意这些虚礼。”
韩旭;“……”
韩晋慢半拍回神,抬起头来,“谢陛下关心,也谢谢三弟提醒。”
韩旭:“……”面对两个兄长赞许和感激的目光,他心虚地低下了头。
韩昼像是感慨似的说:“朕对你们的关心真是太少了,要不这样吧,以后你们也别在景阳宫读书了,就去尚书房跟朕一起读书吧。咱们兄弟三人一起作伴,还能互相督促。”
旁边布菜的小内侍闻言,都有些惊讶,但这话他们可不敢插嘴。只能暗暗琢磨,这小皇帝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啊,皇帝和王爷要学的东西不一样,哪儿能一起读书?
韩昼当然知道皇帝和王爷学的东西应是不一样的,但原主的师父们根本没给原主教帝王之术、为政之道。
韩昼甚至怀疑他们对原主比对两个小王爷还敷衍,毕竟敷衍小皇帝不会有什么后果,敷衍韩旭,太后和谢文升可不会轻饶这些翰林学士们。
既然如此,何不把俩弟弟拉来跟他一起学?
韩旭愣了愣,“这……臣弟不敢做主。”
“朕不是已经替你做主了吗?”韩昼笑道。
韩旭低下头:“臣弟的意思是,要问过母后。”
他是很想去的,但从小到大他都习惯了听母后的安排,母后不发话,他不敢擅自做决定。而且皇兄突然这么热情,他隐隐觉得不对,没有轻易答应。
韩昼也不继续劝他,而是看向韩晋,“二弟,你觉得如何?可愿到尚书房来与朕一同读书?”
三弟瞧不起自己,自己也不知如何讨好他。娘亲整日在太后跟前伏小做低,也没换来太后多少照拂。
相比之下,皇兄热情和善,无需自己讨好,皇兄就会主动关心自己,自己失礼,他也没有怪罪。
两个选项摆在面前,韩晋当然会选容易的。至于皇兄屁股底下的皇位究竟能不能坐稳,他则没太考虑,三弟还都没做过皇帝呢。
韩晋只犹豫了一瞬,就点头道:“能与陛下一同读书,臣弟万分荣幸。”
韩昼抬手在韩晋的肩膀上拍了拍,“太好啦太好啦。”
韩旭看着俩哥哥一副哥俩好的样子,眉头皱了起来。
韩昼已经说起下一个话题,“过几日朕要去北苑避暑,二弟也跟朕一同去,到了那边咱们也不能落下功课。”
韩旭睁大眼睛,什么?他们还要去避暑?
北苑?那可是父皇要带自己去,却没来得及去的地方。听父皇说,他还在北苑专门为自己修了一处校场,要教自己练骑射的。
想起突然离开自己的父皇,韩旭鼻子有点发酸,小嘴也不受控制向下撇。
“北苑地方大,应当是可以跑马的。二弟你会骑马吗?”韩昼像是忘了韩旭似的,只兴致勃勃的跟韩晋讨论,“朕到时候赏你一匹好马。”
韩晋受宠若惊,眼睛都亮起来,“谢陛下!”
“臣弟也要去!”韩旭终于忍不住了,放下筷子,郑重道:“臣弟要和皇兄一同读书,也要和皇兄一同去北苑避暑!”